次韻道元上人晚步
上人悟覺空,久已遺世慮。
清吟啓玄機,妙語發新晤。
孤鴻忘遠翔,疲馬懷蹇步。
偶濯澗底泉,暫憩雲邊樹。
山空錫長隨,溪遠杯可渡。
曠懷諒自如,撫景樂真趣。
矯望東西巖,白雲自來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悟覺空:領悟到空無的境界。
- 遺世慮:拋棄世俗的憂慮。
- 啓玄機:揭示深奧的道理。
- 新晤:新的領悟。
- 孤鴻:孤單的鴻雁。
- 疲馬懷蹇步:疲憊的馬懷念緩慢的步伐。
- 濯:洗滌。
- 憩:休息。
- 曠懷:開闊的胸懷。
- 矯望:擡頭遠望。
翻譯
上人已經領悟到空無的境界,長久以來已經拋棄了世俗的憂慮。他清雅地吟詠,揭示了深奧的道理,妙語連珠,帶來了新的領悟。孤單的鴻雁忘記了遠翔,疲憊的馬懷念緩慢的步伐。偶爾在澗底的泉水中洗滌,暫時在雲邊的樹下休息。山空時,他的錫杖常隨,溪水遠時,他的酒杯可渡。開闊的胸懷讓他自得其樂,欣賞着自然的美景,享受着真正的樂趣。擡頭遠望東西的山岩,白雲自在地來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悟道高僧的清靜生活和深邃心境。通過「悟覺空」、「遺世慮」等詞語,展現了上人超脫世俗的境界。詩中的自然景象如「孤鴻」、「疲馬」、「澗底泉」、「雲邊樹」等,都映襯出上人的心境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最後兩句「矯望東西巖,白雲自來去」更是以景結情,表達了上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高僧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