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天上玉堂,海外瀛洲,山中蛻巖。甚六十四歲,出持使節,八千餘里,來駐徵驂。香火緣深,功名意薄,夢覺仙家雪滿簪。桐花社,喜酒邊鶯燕,詩外雲嵐。
錦堂容我清酣。擁畫燭、金鉤手屢探。怪朗吟御史,笑回紅粉,送歸司馬,淚溼青衫。蜀魄春多,塞鴻秋遠,無限離情老不堪。空留意,在水光山色,江北江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堂:指宮殿,這裏比喻高貴的居所。
- 瀛洲:傳說中的仙山,比喻遙遠而神祕的地方。
- 蛻巖:指隱居的山中,比喻超脫塵世。
- 使節: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這裏指出使的任務。
- 徵驂:指遠行的馬車。
- 香火緣:指宗教信仰或祭祀的緣分。
- 功名意薄:對功名利祿的追求不強烈。
- 桐花社:可能指一個以桐花爲名的社團或集會。
- 雲嵐:山中的雲霧。
- 錦堂:裝飾華麗的廳堂。
- 清酣:清醒而陶醉的狀態。
- 金鉤:指華麗的掛鉤,這裏可能指酒杯的掛鉤。
- 朗吟:高聲吟詠。
- 蜀魄:指蜀地的靈魂,這裏可能指蜀地的風物或文化。
- 塞鴻:指北方的鴻雁,常用來比喻遠方的消息或思念。
翻譯
在天上高貴的宮殿,海外神祕的瀛洲,山中隱居的蛻巖。六十四歲時,我出使遠方,八千餘里,來到這裏駐足。與香火的緣分深厚,對功名的追求卻淡薄,夢醒時發現仙家的雪已滿頭。在桐花社,欣喜於酒邊鶯燕,詩外的山中雲霧。
華麗的廳堂容我清醒而陶醉。手持金鉤,頻頻探向畫燭。御史高聲吟詠,笑對紅粉,送別歸去的司馬,淚溼青衫。蜀地的春意盎然,塞外的鴻雁已遠,老去的心中充滿了無限離情。只能空留心意,在山水光色之間,江北江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晚年對功名的淡泊和對自然山水的嚮往。通過「天上玉堂」、「海外瀛洲」等意象,展現了作者對高遠理想的追求和對塵世的超脫。詩中「香火緣深,功名意薄」一句,深刻表達了作者對宗教信仰的執着和對世俗功名的淡漠。結尾的「在水光山色,江北江南」則流露出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無限留戀和對遠方的深切思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