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四日習儀白塔寺有旨翥升院判

· 張翥
乍換朝衣紫,祗憐客鬢華。 才知無補世,官喜不離家。 海燕雛方乳,戎葵蕊未花。 歸來北窗臥,塵污滿烏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乍換:剛剛換上。
  • 朝衣紫:指官服,紫色在古代是高官的象徵。
  • (zhǐ):只,僅僅。
  • 鬢華:鬢髮花白。
  • 才知:方纔知道。
  • 無補世:對世事無補,即無法對社會做出貢獻。
  • 官喜不離家:做官的喜悅在於不用離開家。
  • 海燕雛方乳:海燕的雛鳥剛剛開始餵食。
  • 戎葵:一種植物,又稱蜀葵。
  • 蕊未花:花蕊還未開放。
  • 北窗臥:指在家中閒適地躺臥。
  • 塵污滿烏紗:指官帽上滿是塵土,暗示官場生活的忙碌和疲憊。

翻譯

剛剛換上紫色的官服,卻只感到鬢髮已花白。 方纔知道自己對世事無補,做官的喜悅在於不用離開家。 海燕的雛鳥剛剛開始餵食,蜀葵的花蕊還未開放。 回到家中北窗下躺臥,官帽上滿是塵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矛盾情感。一方面,他剛剛換上象徵高官的紫色官服,感到一絲喜悅;另一方面,他意識到自己對社會並無實質貢獻,官場的忙碌和疲憊讓他心生厭倦。詩中通過「海燕雛方乳」和「戎葵蕊未花」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與寧靜,與官場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結尾的「塵污滿烏紗」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疲憊和對家的嚮往。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