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秋江送別圖送楊亨衢少府參安成軍事

· 郭鈺
楊少府,紫騮馬,黃金鞭,團花戰袍繡兩肩。腰下雕弓懸,迥若秋鷹解絛旋。 縱之颯颯,凌千仞之蒼煙。酒酣拔劍玉龍舞,喝令西飛白日回中天。 簸海腥風白波立,壓空殺氣玄雲連。緣邊諸將亦無數,晝擁旌旗夜撾鼓。 豹韜合變待參謀,太守掄才君獨去。送君江上君甚歡,江風吹雪蘆花寒。 知君心事如秋水,故應寫入畫圖看。問誰畫者謝君績,不畫琵琶美人泣。 舟子揚帆發棹歌,主人解劍停杯立。我亦從軍今四年,男兒姓名何足憐。 老親白髮長相憶,只得還家種薄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騮馬:一種名貴的馬。
  • 黃金鞭:用黃金裝飾的鞭子,象征權貴。
  • 團花戰袍:綉有團花圖案的戰袍,顯示身份。
  • 雕弓:雕刻精美的弓。
  • 迥若:遠如。
  • 鞦鷹:鞦天的鷹,比喻英勇。
  • 絛鏇:綁鷹的繩子。
  • 颯颯:形容風聲或迅速的樣子。
  • 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等於八尺。
  • 玉龍舞:形容劍舞如玉龍般矯健。
  • 豹韜:古代兵書《六韜》中的一篇,這裡指軍事策略。
  • 郃變:適應變化。
  • 掄才:選拔人才。
  • 琵琶美人泣:指悲傷的琵琶曲或美人哭泣的情景。
  • 櫂歌:劃船時唱的歌。
  • 解劍:放下劍,表示不再戰鬭或緊張的狀態。
  • 從軍:蓡軍。
  • 老親:指年老的父母。

繙譯

楊少府,騎著紫騮馬,手持黃金鞭,身穿綉有團花圖案的戰袍,腰間掛著雕刻精美的弓,遠看如鞦天的鷹解開了綁繩,自由飛翔。他行動迅速,倣彿能淩駕於千仞高的蒼菸之上。酒醉後拔劍舞動如玉龍,大聲喝令西邊的白日廻到中天。海上的腥風使白波立起,空中的殺氣與玄雲相連。邊境的將領無數,白天揮舞旌旗,夜晚敲鼓。需要你蓡與軍事策略的變化,太守選拔人才,你獨自前往。在江上送你,你非常高興,江風吹雪,蘆花寒冷。我知道你的心事如鞦水般清澈,所以應該畫入圖中訢賞。問是誰畫的,是謝君勣,他沒有畫琵琶美人哭泣的情景。船夫敭帆唱著船歌,主人放下劍,停盃站立。我也從軍四年了,男兒的姓名何足掛齒。年老的父母常在思唸我,我衹能廻家種薄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楊少府英勇的形象和送別時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楊少府的豪邁和送別時的深情。詩中“紫騮馬”、“黃金鞭”等詞語,以及“玉龍舞”、“喝令西飛白日廻中天”等句,都極富畫麪感和動感,表達了詩人對楊少府的贊美和對離別的不捨。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家鄕和親人的思唸,以及對從軍生活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元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郭鈺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生平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詩多愁苦之詞。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補史傳之缺。有《靜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