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中年怕見離筵,惡懷易感歡難遇。愁城百丈,舊時全仰,酒兵遮護。不飲而今,如何禁得,欲行還住。與元戎已別,弓刀小隊,能爲我、年來去。 一陣黃昏細雨。正心頭、萬絲千緒。幾家燈火,煙迷湖水,風號堤樹。咫尺重闉,故人千里,可能無句。聽譙樓,更鼓寒聲歷歷,倚篷窗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筵(lí yán):離別的宴席。
  • 愁城(chóu chéng):比喻深重的憂愁。
  • 酒兵(jiǔ bīng):比喻酒,古人常以酒解愁,故稱。
  • 元戎(yuán róng):主帥,首領。
  • 弓刀小隊(gōng dāo xiǎo duì):指武裝的隊伍。
  • 重闉(chóng yīn):重門,指城門。
  • 譙樓(qiáo lóu):城門上的瞭望樓。
  • 歷歷(lì lì):清晰可數。
  • 篷窗(péng chuāng):船窗。

翻譯

中年時最怕見到離別的宴席,因爲心中容易感傷,難得歡樂。憂愁如城,百丈高牆,全靠酒來遮護。如今不飲酒,如何能忍受這即將離去的痛苦。與主帥已分別,他的武裝小隊,能否爲我,這些年來的去留。

黃昏時分,一陣細雨,正當我心中萬般思緒交織。幾家燈火閃爍,煙霧迷濛了湖水,風在堤邊的樹上呼嘯。城門近在咫尺,故人卻在千里之外,怎能沒有詩句表達。聽着譙樓上,更鼓聲寒意逼人,清晰可數,我倚着船窗,賦詩抒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中年人對離別的深深憂愁和對舊時光的懷念。詩中,「愁城百丈」形象地描繪了內心的沉重,而「酒兵遮護」則巧妙地以酒作爲緩解憂愁的工具。黃昏細雨、燈火、煙霧、風聲等意象交織,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情的氛圍。結尾處,詩人借更鼓聲和船窗的景象,抒發了對遠方故人的思念和內心的孤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人張之翰對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深刻感悟。

張之翰

元邯鄲人,字周卿,號西巖老人。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講學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風。時民苦荒,租額以十萬計,因力陳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巖集》。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