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 張昱
七夕佳期自古今,雙星有爛夜沉沉。 可憐乞巧樓前月,曾照長生殿裏心。 鵲引凡情瞻繡戶,蝶隨秋夢入羅衾。 斜河已沒東方白,露溼幽蘭思不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七夕:中國傳統節日,又稱乞巧節,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相會。
  • 雙星:指牛郎星和織女星。
  • 有爛:明亮燦爛。
  • 乞巧:七夕習俗,女子曏織女祈求巧藝。
  • 長生殿:唐明皇與楊貴妃盟誓之地,象征愛情。
  • 鵲引凡情:傳說七夕夜,喜鵲會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此処比喻凡人的情感。
  • 綉戶:裝飾華麗的門戶,指女子的閨房。
  • 鞦夢:鞦夜的夢境。
  • 羅衾:絲綢被子。
  • 斜河:銀河,又稱天河。
  • 幽蘭:蘭花,常用來象征高潔、幽靜。

繙譯

七夕的美好時光自古至今一直延續,牛郎織女星在夜空中燦爛奪目。 可憐那乞巧樓前的明月,曾經照耀過長生殿裡戀人的心。 喜鵲引領著凡人的情感,望曏那華麗的綉戶,蝴蝶隨著鞦夜的夢境,飛入絲綢被子之中。 銀河已經隱沒,東方泛白,露水沾溼了幽靜的蘭花,讓人思唸不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夜晚的浪漫景象,通過對牛郎織女星、乞巧樓、長生殿等元素的描繪,傳達了節日的傳統意義和深沉的情感。詩中“鵲引凡情瞻綉戶,蝶隨鞦夢入羅衾”巧妙地運用了象征和比喻,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表達。結尾的“露溼幽蘭思不禁”則以蘭花爲媒介,抒發了對遠方情人的深深思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七夕節的文化內涵和詩人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