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坡詩爲郭彥文賦

· 郭鈺
北山東下勢陂陀,中有高人住介坡。 池浸暖紅花弄影,窗涵溼翠竹成科。 心如鐵石偏能賦,劍倚崆峒祗自歌。 清節百年冰雪苦,重逢徐邈問如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介坡:地名,詩中指高人所居之地。
  • 陂陀(pō tuó):不平坦。
  • :包含,這裏指窗戶包含着外面的景色。
  • :這裏指竹子分枝的樣子。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位於今甘肅省平涼市,這裏泛指高山。
  • 徐邈:人名,可能指古代的某位賢人或詩人。

翻譯

北山東下,地勢不平,中間住着一位高人,他的居所名叫介坡。 池水溫暖,紅花在水面上搖曳生姿,窗戶含着溼潤的翠竹,竹枝分叉,形態各異。 他的心志堅如鐵石,偏愛賦詩,倚劍站在高山之上,獨自吟唱。 他的清高節操如同百年冰雪,再次遇見徐邈,不知該如何評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居高人的生活環境和精神風貌。通過「北山東下勢陂陀」和「池浸暖紅花弄影,窗涵溼翠竹成科」的景物描寫,展現了高人居住環境的幽靜與美麗。後兩句「心如鐵石偏能賦,劍倚崆峒祗自歌」則突出了高人的堅定意志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最後一句「清節百年冰雪苦,重逢徐邈問如何」則表達了高人清高孤傲的性格,以及與徐邈重逢時的複雜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高潔品格的讚美。

郭鈺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生平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詩多愁苦之詞。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補史傳之缺。有《靜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