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校藝貢院作

席廬清晝列千袍,射策詞場百戰勞。 明日京華春榜揭,蓬萊天近五雲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丁卯:古代以干支紀年,丁卯年。
  • 校藝:考覈技藝或學問。
  • 貢院:古代科舉考試的場所。
  • 席廬:指考場中的座位。
  • 清晝:白天,這裏指考試的日子。
  • 射策:古代科舉考試中的一種形式,考生需對給出的題目進行回答。
  • 詞場:指科舉考試的文學部分。
  • 百戰:比喻多次的考試或競爭。
  • 京華:京城的美稱,這裏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春榜:科舉考試的錄取名單,通常在春天公佈。
  • 蓬萊:神話中的仙山,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 五雲:五彩祥雲,常用來比喻皇帝的居所或吉祥的徵兆。

翻譯

在丁卯年的白天,考場中排列着千百個座位,考生們在這裏經歷了無數次的考試和競爭。明天,京城的春天將會揭曉錄取名單,那理想中的美好地方,如同蓬萊仙山,高聳入雲,五彩祥雲環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科舉考試的場景,通過「席廬清晝列千袍」和「射策詞場百戰勞」展現了考場的莊嚴肅穆和考生的辛勤努力。後兩句「明日京華春榜揭,蓬萊天近五雲高」則寄託了考生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期待,以蓬萊仙山和五雲高照的意象,形象地表達了考生對功名成就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科舉時代士人的普遍心理。

曹元用

元汶上人,字子貞,號超然。幼嗜學,讀書常達通宵。始爲鎮江路學正,以閻復薦爲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轉中書省右司掾,與元明善、張養浩號爲“三俊”。英宗時,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學士。至治三年,鐵失在上都殺英宗,其黨召兩院學士北上,元用獨不行。鐵失敗,人皆稱其有先見之明。泰定帝時官至翰林侍講學士,兼經筵官。預修仁宗、英宗兩朝實錄,奉旨纂集法令爲《通制》,譯《貞觀政要》爲蒙古文。凡大制誥,多出其手。卒諡文獻。有《超然集》。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