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四首

· 張昱
水心亭館迥無鄰,好與郎君寫洛神。 不見鯉魚烹後素,空憐蝴蝶夢中身。 萋萋誰信南園草,渺渺予懷北渚春。 雲氣長連峯十二,此中消息未能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水心亭館:建在水中心的亭子或館舍。
  • 迥無鄰:遠離其他建築,孤立無鄰。
  • 郎君:對年輕男子的尊稱。
  • 洛神:傳說中的洛水女神,這裏指美麗的女子。
  • 鯉魚烹後素:指鯉魚被烹煮後,其鱗片變得潔白,比喻事物經過變化後的狀態。
  • 蝴蝶夢中身:出自莊周夢蝶的故事,指人生如夢,虛幻不實。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 渺渺:形容遙遠或模糊不清。
  • 北渚:北方的水邊。
  • 雲氣長連峯十二:形容山峯雲霧繚繞,連綿不斷。
  • 消息:這裏指真實情況或真相。

翻譯

水中心的亭館孤立無鄰,正好與郎君一起描繪洛水女神的倩影。 不見鯉魚被烹煮後的潔白,空自感嘆蝴蝶夢中的虛幻身軀。 誰相信南園的草木如此茂盛,我心中對北渚的春天感到遙遠而模糊。 雲霧長久地繚繞着連綿的山峯,這裏的真實情況我未能真正瞭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水心亭館的孤寂與洛神的美,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對現實世界的感慨。詩中運用了鯉魚烹後素和蝴蝶夢中身的比喻,形象地展現了事物的虛幻與變化。後兩句通過對南園草和北渚春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遙遠事物的懷念與對現實的不確定感。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美好與真實的深刻思考。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