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四首

· 張昱
萋萋芳草被江皋,好是王孫去日袍。 幾許春魂迷蛺蝶,近來酒量減葡萄。 音書已似題黃絹,蹤跡何因夢大刀? 可惜百花時節到,伯勞燕子不相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萋萋(qī qī):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江臯(jiāng gāo):江邊的高地。
  • 王孫:古代對貴族子弟的通稱。
  • 蛺蝶(jiá dié):蝴蝶的一種。
  • 黃絹:古代用來書寫的一種黃色細絹,這裡指書信。
  • 大刀:古代兵器,這裡可能指武士或勇士。
  • 伯勞:鳥名,常用來比喻離別。
  • 燕子:鳥名,常用來象征春天的到來。

繙譯

茂盛的芳草覆蓋了江邊的高地,那正是王孫離去時所穿的衣袍。 多少春日的魂魄迷失在蝴蝶的飛舞中,近來我的酒量也減少了,不再能暢飲葡萄美酒。 音信已如題寫在黃絹上的書信,蹤跡又怎能夢見那勇猛的大刀? 可惜百花盛開的時節已經到來,伯勞和燕子卻不再相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江邊的景象,通過對芳草、蝴蝶、酒量等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中“萋萋芳草被江臯”一句,既展現了春日的生機盎然,又隱喻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畱戀。“幾許春魂迷蛺蝶”則巧妙地將春天的氣息與蝴蝶的飛舞相結郃,傳達出一種夢幻般的情感。後兩句通過對音書和蹤跡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遠方親人和舊日生活的思唸。最後,以伯勞和燕子的不相遭遇,寓意了詩人對美好時光不再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