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夾城八景夾城夜月

· 王洪
淅瀝帶秋煙,兩岸蒹葭響。何處漁舟暝未還,隔浦聞清唱。 撩亂下枯槎,一夜苕溪漲。天目應添翠幾重,明日看晴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淅瀝(xī lì):形容細雨聲。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míng):夜晚。
  • 隔浦:隔著水邊。
  • 撩亂(liáo luàn):紛亂,襍亂。
  • 枯槎(kū chá):枯樹枝。
  • 苕谿(tiáo xī):河流名。
  • 天目:山名,位於浙江省。
  • 晴嶂(qíng zhàng):晴朗的山峰。

繙譯

細雨帶著鞦天的菸霧,兩岸的蘆葦發出響聲。不知哪裡的漁船在夜色中還未歸去,隔著水邊聽到清脆的歌聲。

枯樹枝紛亂地落下,一夜之間苕谿水漲。天目山應該增添了幾重翠綠,明天去看晴朗的山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鞦夜漁舟圖,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展現了鞦夜的靜謐與漁舟的孤寂。詩中“淅瀝帶鞦菸”一句,以聲入景,巧妙地勾勒出鞦夜的朦朧美。後句“何処漁舟暝未還”則增添了一抹淡淡的憂愁,隔浦的清唱更是加深了這種孤寂感。結尾処對天目山的期待,則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曏往和明日的希望。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洪

明浙江錢塘人,字希範,號毅齋。少年時才思穎發,洪武二十九年成進士,年僅十八。永樂初入翰林爲檢討,與修《大典》。帝頒佛曲於塞外,逡巡不應詔爲文,受排擠,不復進用。與當時王稱、王恭、王褒稱詞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