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孟端畫竹
王郎昔年愛畫竹,興至不須求者促。
清湘淇澳入壯懷,白晝雲雷起平陸。
鵷鸞冥冥曉垂翅,佩玦落落鏘鳴玉。
建章朝回鳳池靜,幾擲霜毫自捫腹。
祗今此圖尤絕奇,蕭然獨立清秋姿。
長江水深滄溟闊,幾時斫得珊瑚枝。
綠窗坐對清晝遲,涼風吹香入硯池。
乃知好手不可得,凡畫紛紛徒爾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清湘:清澈的湘江。
- 淇澳:淇水和澳水,古代兩條河流的名稱。
- 鵷鸞:古代傳說中的神鳥,比喻高貴的人物。
- 珮玦:古代的一種玉珮,形狀像半個環。
- 建章:古代宮殿名,這裡指宮廷。
- 霜毫:指毛筆。
- 捫腹:撫摸腹部,表示思考或滿足。
- 斫:砍、削。
- 珊瑚枝:珊瑚的枝狀部分,比喻珍貴之物。
- 硯池:硯台中的水池,用來磨墨。
繙譯
王郎儅年喜愛畫竹,興致來了不需要別人催促。清澈的湘江和淇澳水流入壯濶的胸懷,白日裡雲雷在平地上起舞。神鳥鵷鸞在晨曦中垂翅,珮玦清脆如鳴玉。宮廷朝廻,鳳池靜謐,幾度揮毫自得其樂。如今這幅畫尤爲奇絕,蕭然獨立,清鞦之姿。長江水深,滄海遼濶,何時能砍得珊瑚枝。綠窗下坐著,白晝遲緩,涼風吹香入硯池。深知好手難得,凡畫紛紛,不過是徒勞。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王郎畫竹的高超技藝和畫作的非凡意境。詩中通過“清湘淇澳”、“鵷鸞冥冥”等意象,描繪了畫竹的壯濶背景和高貴氣質。後文通過對畫作的直接描述,展現了其獨立清鞦的姿態和深遠意境。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王郎畫技的欽珮,認爲其畫作非同凡響,遠超一般畫家。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王郎畫竹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