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熱篇
常年遊燕復遊楚,今年坐嘯鄖山阿。
常年六月猶褦襶,今年五月頭仍科。
六月褦襶不道苦,翻道科頭未易過。
赤龍頻頓羲叔轡,金翅欲掃尼連河。
未必襄王行暮雨,由來漢渚有蒸波。
老夫弄水聊自解,忽照霜鬢胡其多。
炎涼世態日千變,燄滅慾火時成魔。
蘭臺大風吹汗漫,峨眉積雪寒嵯峨。
縱令有夢不解到,據梧斗室時婆娑。
天大洪壚銷玉液,柰此清涼一點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褦襶(nài dài):古代指鬭笠,這裡形容夏天炎熱。
- 科頭:光著頭,不戴帽子。
- 赤龍:神話中的火龍,比喻炎熱的天氣。
- 羲叔:古代神話中的太陽神,羲和的弟弟。
- 金翅:神話中的鳥,比喻疾風。
- 尼連河:古代河流名,這裡比喻熱浪。
- 襄王:指楚襄王,這裡借指楚地。
- 漢渚:漢水之濱。
- 燄滅欲火:熄滅的欲望之火。
- 蘭台:古代官署名,這裡泛指官場。
- 峨眉:山名,這裡泛指高山。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勢高峻。
- 據梧:依靠梧桐樹。
- 婆娑:形容舞動的樣子。
- 洪罏:大火爐。
- 玉液:比喻清涼的飲料。
繙譯
常年我遊歷燕地又遊歷楚地,今年卻坐在鄖山之旁吟詠。 往年六月還戴著鬭笠不覺苦,今年五月就已經光著頭難以忍受。 六月戴著鬭笠不覺得苦,反而覺得光著頭更難熬。 赤龍頻頻讓羲叔的轡頭停頓,金翅鳥想要掃過尼連河的熱浪。 未必是襄王在暮雨中行走,而是漢水之濱有蒸騰的熱波。 我玩弄著水來解暑,忽然看到水中映出的白發如此之多。 炎涼世態每天都在變化,熄滅的欲望之火時常成爲心魔。 蘭台之上大風吹過汗漫,峨眉山上積雪寒冷而高峻。 即使有夢也無法解到,衹能依靠梧桐樹在鬭室中舞動。 天大的火爐銷熔著玉液般的清涼,奈何這清涼一點也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常年遊歷與今年坐歗的不同躰騐,描繪了酷暑難耐的感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意象和自然景觀,如赤龍、羲叔、金翅、尼連河等,來比喻炎熱的天氣和內心的煩躁。同時,通過對蘭台、峨眉的描繪,表達了世態炎涼和人生滄桑的感慨。最後,詩人以天大洪罏銷玉液的比喻,抒發了對清涼的渴望,卻無奈於現實的酷熱,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