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篇

長安月,團團薄太清。初見扶光浴東海,俄看垂象滿西京。 東海一輪承日起,西京萬戶回光裏。葉葉墜雲衣,溶溶飄露蕊。 露蕊雲衣溼奈何,三衢九陌勝偏多。鳷鵲觀頭銀作棟,鳳皇池內玉爲波。 誰家冶女能閒坐,若個遊人不嘯歌。此時漢帝髮長揚,白馬鳴珂返建章。 羣烏爭宿玫瑰樹,雙燕元棲玳瑁梁。甲帳全鋪雲母潤,湘牀欲透水晶涼。 亭亭綽約還旖旎,宛宛參差更頡頏。小解羅縭交菡萏,回看碧瓦甃鴛鴦。 別有愁規永巷中,輕寒如水浸房櫳。葳蕤盡澀朱門鎖,颯瑟偏歸玉井桐。 陳後黃金買夜色,班姬紈扇篋秋風。千年羿嬪長生藥,百鍊秦王照膽銅。 搗兔分輝渾不羨,棲鸞顧影半成空。分輝顧影愁無已,天上人間略堪擬。 先驅蹀?富平家,後引鞦韆冠軍裏。琥珀千鍾寫不寒,珊瑚七尺看逾紫。 吹簫弄玉醉樓頭,奪篦秦宮臥花底。爲道難忘復易知,結願同生便同死。 東家羈婦望刀環,西鄰棄妾守釵鈿。織成霞綺愁難寫,搗盡霜砧響不傳。 熠耀熹微時自沒,絡緯刺促解相煎。明添密障銀燈恨,暗促芳機玉箸懸。 玉箸銀燈耿沾臆,龍城一去無消息。軍前刁斗鬱邊聲,匣裏芙蓉煉玄魄。 片片精光應太陰,聲聲悽調中無射。候滿俱驚似璧圓,臨流忽映如絲白。 託夢還鄉未有期,馳輝見君渾不得。初二三夕展蛾眉,四五明蟾已蔽虧。 君聽樂府關山月,只向徵人唱別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扶光:指日光。
  • 垂象:指月亮。
  • 三衢九陌:泛指京城的街道。
  • 鳷鵲觀:古代宮觀名。
  • 鳳皇池:指中書省,也泛指朝廷。
  • 冶女:美麗的女子。
  • 長揚:長楊宮,漢宮名。
  • 鳴珂:指貴者之馬以玉爲飾,行則作響。
  • 建章:漢宮名。
  • 玫瑰樹:指美麗的樹木。
  • 玳瑁梁:用玳瑁裝飾的屋樑。
  • 甲帳:指華美的帳幕。
  • 雲母:一種礦物,可作裝飾。
  • 湘牀:指用湘妃竹製成的牀。
  • 頡頏:上下飛翔。
  • 菡萏:荷花。
  • 颯瑟:風聲。
  • 玉井桐:指井邊的桐樹。
  • 葳蕤:形容門鎖繁複。
  • 羿嬪:指嫦娥,傳說中的月宮仙子。
  • 照膽銅:傳說中能照見人五臟六腑的鏡子。
  • 搗兔:指月宮中的玉兔。
  • 熹微:微明。
  • 絡緯:即紡織娘,一種昆蟲。
  • 密障:指屏風。
  • 霜砧:秋天的砧聲。
  • 熠耀:光彩鮮明的樣子。
  • 玉箸:形容眼淚。
  • 刁斗:古代軍中用具,白天用作炊具,夜間擊以巡更。
  • 芙蓉:指劍。
  • 玄魄:指月亮。
  • 無射:古代十二律之一。
  • 璧圓:指圓月。
  • 絲白:形容月光如絲。
  • 樂府:古代音樂官署。
  • 關山月:樂府曲名,多寫邊塞士兵久戍不歸和家人互傷離別的情景。

翻譯

長安的月亮,圓圓地掛在天空。初見時,它像日光一樣從東海升起,不久就照亮了整個西京。月亮像一輪太陽從東方升起,西京的萬家燈火在月光中閃爍。雲衣般的葉子輕輕墜落,露珠在花蕊上閃爍。露珠和雲衣溼潤了,京城的街道上勝景繁多。鳷鵲觀上銀光閃閃,鳳皇池內波光粼粼。哪家美麗的女子能閒坐,哪個遊人不唱歌。此時漢帝從長揚宮出發,騎着裝飾華麗的馬返回建章宮。羣鳥爭相棲息在美麗的樹上,雙燕則棲息在裝飾華麗的樑上。華美的帳幕鋪滿了雲母,湘妃竹製成的牀透出水晶般的涼意。亭亭玉立,風姿綽約,宛如飛翔。小解羅衣,交織如荷花,回頭看碧瓦上雕刻的鴛鴦。還有愁思在永巷中徘徊,輕寒如水浸透了房櫳。門鎖繁複,風聲吹過井邊的桐樹。陳後用黃金買來夜色,班姬的紈扇在秋風中搖曳。千年前的羿嬪長生藥,百鍊的秦王照膽銅。搗兔的輝光不值得羨慕,棲鸞的影子半成空。輝光和影子令人憂愁不已,天上人間都難以比擬。先驅的馬蹄聲在富平家響起,後引的鞦韆在冠軍裏搖擺。琥珀千鐘不覺得寒冷,珊瑚七尺看起來更加紫紅。吹簫的弄玉醉倒在樓頭,奪篦的秦宮人躺在花底。爲了道義難以忘懷又容易理解,發誓同生共死。東家的羈婦望着刀環,西鄰的棄妾守着釵鈿。織成的霞綺難以書寫憂愁,搗盡的霜砧聲響不傳。熹微的光芒不時自沒,絡緯的刺促解相煎。明添的密障銀燈恨,暗促的芳機玉箸懸。玉箸銀燈耿耿於懷,龍城一去無消息。軍前的刁斗聲鬱郁邊聲,匣裏的芙蓉煉玄魄。片片精光應太陰,聲聲悽調中無射。候滿的月亮都像璧圓,臨流突然映出如絲的白色。託夢還鄉未有期,馳輝見君渾不得。初二三夜的月亮展開蛾眉,四五夜的明月已蔽虧。君聽樂府關山月,只向徵人唱別離。

賞析

這首作品以長安的月亮爲引子,描繪了京城的繁華夜景和宮廷的奢華生活,同時穿插了宮廷女子的哀愁和邊塞士兵的思鄉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辭藻,如「鳷鵲觀頭銀作棟,鳳皇池內玉爲波」等,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細膩感受。後半部分則通過對比宮廷的繁華與邊塞的淒涼,表達了詩人對戰爭和離別的深刻思考,體現了詩人的人文關懷和深沉的情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