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侯廟歌
咸陽傾城葬祖龍,嬪嬙掩泣千花紅。十二金人銷不盡,揭竿斬木飄於風。
是時韓生業釣者,其志固已無山東。轅門執戟重瞳子,巴蜀爲壇隆準公。
白帝雄圖久成滅,烏江獨馬非爲功。歸來故鄉高築宮,黃金如山一日空。
齊趙諸侯在指掌,俛仰宇內無英雄。三奪軍權再被縛,束手不待如發矇。
乃知天授豈人力,代相之約何匆匆,當時幸不烹蒯通。
嗚呼餘子焉足數,往往鐵劵埋膏斧。驪山刑客布乎王,長安徹侯噲等伍。
微時猶營萬家墓,貴日翻慳一抔土。尚令黃河羞漢帶,日夜崩濤奪鉦鼓。
乍可吾徒設瓣香,莫令兒輩陳牲酤。荒階突兀見老檜,乾坤熒熒日漸吐。
五陵王氣橫亙天,亦復寂寞成今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咸陽:古都名,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秦朝的都城。
- 祖龍:指秦始皇。
- 嬪嬙:指宮中的妃嬪。
- 金人:指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銅人。
- 韓生:指韓信,漢初名將。
- 山東:指戰國時期的齊國,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 轅門執戟:指在軍營門口持戟守衛,比喻忠誠守衛。
- 重瞳子:指項羽,傳說他有兩重瞳孔。
- 隆準公:指劉邦,漢高祖。
- 白帝:指項羽的別稱。
- 烏江:指項羽在烏江自刎的地方。
- 黃金如山:形容財富極多。
- 齊趙諸侯:指戰國時期的齊國和趙國諸侯。
- 俛仰宇內:形容俯仰之間,天下盡在掌握。
- 三奪軍權:指韓信三次被剝奪軍權。
- 束手不待:形容無計可施,只能束手就擒。
- 烹蒯通:指韓信的謀士蒯通被烹殺。
- 鐵劵埋膏斧:指鐵券(古代的免死金牌)被埋在膏斧(刑具)之下,比喻即使有免死金牌也難逃一死。
- 驪山刑客:指被流放到驪山的罪犯。
- 長安徹侯:指在長安的徹侯(古代爵位)。
- 噲等伍:指與普通人等同。
- 微時猶營萬家墓:指在地位卑微時還能爲萬人營建墓地。
- 貴日翻慳一抔土:指在顯貴時反而吝嗇一抔土(指不願爲他人營葬)。
- 黃河羞漢帶:比喻黃河的水流比漢代的衣帶還要寬廣,形容黃河的壯闊。
- 崩濤奪鉦鼓:形容黃河的波濤聲蓋過了戰鼓聲。
- 設瓣香:指祭拜時點燃的香。
- 陳牲酤:指祭拜時供奉的牲畜和酒。
- 荒階突兀見老檜:指在荒廢的臺階上突兀地看到老檜樹。
- 五陵王氣橫亙天:指五陵(漢代五位皇帝的陵墓)的王氣橫貫天空,形容其氣勢宏大。
翻譯
咸陽全城爲秦始皇舉行盛大葬禮,宮中的妃嬪們掩面哭泣,千花萬樹都顯得淒涼。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銅人雖已銷燬,但揭竿起義的浪潮如同風一般迅速蔓延。
那時,韓信還只是一個釣魚的人,他的志向已經超越了山東的齊國。他在軍營門口忠誠守衛,而項羽則在巴蜀之地建立了壇臺。
項羽的雄圖早已破滅,他在烏江自刎,這並非真正的功業。韓信回到故鄉,建造了高大的宮殿,黃金堆積如山,一日之間便空空如也。
齊國和趙國的諸侯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俯仰之間,天下英雄盡無。韓信三次被剝奪軍權,最終束手就擒,如同發矇一般無計可施。
這才知道,天命所授並非人力所能及,代相的約定匆匆而過,當時幸好沒有烹殺蒯通。
唉,其他的人怎麼值得一提,他們往往鐵券被埋在膏斧之下。被流放到驪山的罪犯遍佈,長安的徹侯與普通人無異。
在地位卑微時還能爲萬人營建墓地,而在顯貴時反而吝嗇一抔土。這尚且讓黃河的水流羞愧於漢代的衣帶,日夜崩濤聲蓋過了戰鼓聲。
我們只能點燃香火祭拜,不要讓兒輩們供奉牲畜和酒。在荒廢的臺階上突兀地看到老檜樹,乾坤之間,日漸明亮。
五陵的王氣橫貫天空,也漸漸寂寞地成爲了今古的傳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秦始皇、韓信、項羽等歷史人物的描繪,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英雄的悲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對英雄命運的感慨和對天命無常的思考。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對比和評價,詩人表達了對英雄時代的懷念和對現實世界的批判。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歷史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