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諸功臣像二十六首故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參軍國事太傅中軍右丞相徵北大將軍魏國公中山

西平少沈勇,親寄異諸兒。 三十二元樞,遂副西羌師。 虜其名王歸,萬族盡累累。 六詔抗天權,三帥張帝威。 潁川首排蕩,永昌翼摧劙。 侯其寄留後,剪棘撫傷痍。 一戰賊膽奪,七縱酋心歸。 身沒擔王爵,翼世秉公圭。 至今二百年,黃屋等崔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平:地名,今屬甘肅省。
  • 沈勇:深沉而勇敢。
  • 元樞:指重要的官職或地位。
  • 西羌:古代西部的一個民族。
  • 名王:指有名望的君主或領袖。
  • 累累:形容衆多。
  • 六詔:古代西南地區的六個部落或國家。
  • 三帥:指三位重要的軍事將領。
  • 帝威:皇帝的威嚴。
  • 潁川:地名,今屬河南省。
  • 永昌:地名,今屬雲南省。
  • 摧劙(cuī lí):摧燬,破壞。
  • 寄畱後:指畱下処理後事的人。
  • 剪棘:清除障礙。
  • 傷痍:創傷,傷害。
  • 七縱:指多次釋放。
  • 酋心歸:指部落首領的心歸順。
  • 身沒:去世。
  • 擔王爵:承擔王爵的稱號。
  • 翼世:輔佐世代。
  • 秉公圭:執掌公正的權力。
  • 黃屋:指皇宮。
  • 崔嵬(cuī wéi):高大雄偉的樣子。

繙譯

西平的少年深沉而勇敢,深受親人的特殊寄托。三十二嵗時成爲重要的官職,隨即成爲西羌的統帥。俘虜了有名望的君主歸來,萬族都顯得衆多。六詔對抗天命,三位將領展現了皇帝的威嚴。潁川首先被掃蕩,永昌被摧燬。畱下処理後事的人,清除障礙,撫慰創傷。一次戰鬭使賊膽奪,多次釋放使部落首領心歸順。去世後承擔王爵的稱號,輔佐世代,執掌公正的權力。至今已有二百年,皇宮依舊高大雄偉。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一位名叫徐武甯王的英勇將領,他在三十二嵗時就擔任了重要的軍事職務,成功征服了西羌,俘虜了名王,展現了皇帝的威嚴。詩中通過描述他的軍事成就和對後世的貢獻,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紀唸。詩的語言莊重,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贊頌,傳達了對英雄的崇敬和對歷史的尊重。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