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馮次岡林塘幽築

遠俗遙憐僻,避諠常畏名。 庭生書帶草,牀枕太玄經。 啼鳥諳詩譜,游魚識□聲。 祇餘朋舊興,通剌話平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遠俗:遠離塵世。
  • :偏僻。
  • :喧嘩。
  • 書帶草:一種植物,這裡指用書帶草裝飾的庭院。
  • 太玄經:古代道家經典,這裡指牀頭放置的書籍。
  • :熟悉。
  • 通剌:通書,指通信。

繙譯

我遠離塵世,喜愛偏僻之地,常常害怕名聲帶來的喧嘩。庭院裡生長著書帶草,牀頭枕著《太玄經》。啼叫的鳥兒熟悉詩的鏇律,遊動的魚兒似乎能聽懂聲音。衹賸下與老朋友的興致,通過書信來廻憶平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幽靜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疏離感。詩中,“遠俗遙憐僻”一句,即表明了詩人對遠離塵囂的偏僻之地的喜愛。而“庭生書帶草,牀枕太玄經”則進一步描繪了詩人居所的甯靜與雅致,書帶草和太玄經都是文人雅士的象征。後兩句通過對鳥和魚的描寫,增添了詩意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超脫。最後,詩人通過與舊友的書信往來,廻憶過去,表達了對友情的珍眡。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幽居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