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二章送江少卿冕之長沙
憶昨天子明光宮,誰其莢者字文通。
黃金骨起駿馬色,白羽手卻妖狐風。
往日百身不相借,此時尺地難爲容。
洛陽少年漢廷客,一忤絳灌虛前席。
宣室雖多問鬼神,願君莫忘長太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子明光宮:指皇帝的宮殿,明光宮是漢代宮殿名,這裏泛指皇宮。
- 莢者:指有才能的人。
- 字文通:人名,可能是指有文才的人。
- 黃金骨起駿馬色:形容人的才華出衆,如同駿馬的金色骨骼般顯眼。
- 白羽手卻妖狐風:比喻有才能的人能夠抵禦邪惡的影響。
- 百身不相借:形容關係疏遠,即使有一百個身體也不願意借給別人。
- 尺地難爲容:形容地方狹小,難以容納。
- 洛陽少年漢廷客:指在漢朝朝廷中的洛陽少年,可能是指有才華的年輕人。
- 忤絳灌:指違背或觸怒權貴。
- 虛前席:指空出的座位,比喻失去官職或地位。
- 宣室:漢代宮殿名,這裏指皇帝的宮廷。
- 問鬼神:指詢問關於鬼神的事情,比喻詢問深奧或不切實際的問題。
- 長太息:長嘆,表示深深的憂慮或不滿。
翻譯
回憶起昨天在皇宮明光宮中,誰是有才能的字文通。他的才華如同駿馬的金色骨骼般顯眼,能夠抵禦邪惡的影響。往日即使有一百個身體也不願意借給別人,此時地方狹小,難以容納。洛陽的少年在漢朝朝廷中,一旦觸怒權貴就會失去官職。雖然皇帝的宮廷中多次詢問關於鬼神的事情,但願你不要忘記深深的憂慮。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皇宮中才華橫溢之人的回憶,以及對洛陽少年在朝廷中遭遇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才華與命運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黃金骨起駿馬色」形容才華,以及「白羽手卻妖狐風」比喻抵禦邪惡,展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同時,詩中的「長太息」反映了作者對時局或個人命運的深切憂慮,體現了其深沉的情感和對現實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