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秦箏:古代秦地(今陝西一帶)的一種弦樂器,類似瑟,有十三根弦。
- 鹹陽:古都名,位於今陝西省鹹陽市,是秦朝的都城。
- 少娃:年輕的女子。
- 新弦:新換的琴弦,這裡指新學的技藝。
- 鶯不如:比喻技藝高超,連鶯鳥的歌聲都比不上。
- 商偏羽弱:音樂術語,指音調的高低變化。商、羽是古代五音中的兩個音名。
- 調烏烏:形容彈奏箏的聲音。
- 纂纂:形容箏聲連續不斷。
- 新歡長:新的歡樂持續時間長。
- 舊歡短:舊時的歡樂轉瞬即逝。
繙譯
在古都鹹陽,有一位年輕的女子,年僅十三嵗。她新學的箏藝高超,連鶯鳥的歌聲都比不上。她的箏聲時而高亢,時而低沉,調子烏烏作響。
這箏聲連緜不斷,如同新的歡樂持續長久,而舊時的歡樂卻轉瞬即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位鹹陽少女彈奏秦箏的情景,展現了她高超的技藝和對音樂的深刻理解。詩中“新弦鶯不如”一句,巧妙地以鶯鳥的歌聲作比,突出了少女箏藝的非凡。後兩句通過對比“新歡”與“舊歡”,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變遷,增添了詩歌的哲理意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詩人王世貞對音樂和人生的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