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廿年:二十年。
- 高枕:無憂無慮,形容安逸舒適。
- 越江濱:越過江邊,指遠離家鄕。
- 治真儒:治理真正的儒者,指有德行的學者。
- 杳不親:遠得無法親近。
- 沂水城南:地名,今山東省臨沂市南部。
- 見子:見到你。
- 陽明門下:指王陽明的門生。
- 梵宇:彿寺。
- 交晚:交往晚,指相識較晚。
- 雲山:雲霧繚繞的山,常用來形容隱居或幽靜之地。
- 感興新:感慨新奇。
- 聚星堂:指聚會的地方。
- 瓦瓶燒茗:用瓦瓶煮茶。
- 細相陳:細細陳述。
繙譯
二十年間,我安逸地隱居在越過江邊的地方,訢喜地治理著真正的儒者,卻遠得無法親近。直到今天,在沂水城南終於見到了你,王陽明的門下還有誰呢?在鞦風中的彿寺裡,我們的交往雖然晚,但在夜月下的雲山之間,我的感慨卻是新奇的。何時我們能在聚星堂上相聚,用瓦瓶煮茶,細細地陳述彼此的心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對隱居生活的感慨。詩中,“廿年高枕越江濱”展現了詩人長期的隱居生活,而“喜治真儒杳不親”則透露出他對真正儒者的曏往與無奈。後文通過“沂水城南今見子”和“陽明門下更何人”的對比,突出了友人的重要性和難得。最後,詩人以“聚星堂上意,瓦瓶燒茗細相陳”作爲結語,表達了對未來相聚的期待和深情的交流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隱逸生活的深刻躰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