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馬山回阻風於觀海樓南岸夜泊有感寄右溪諸君
狂厲北風連日生,汀洲一舸對層城。
森樓縹緲美人隔,高浪崔嵬孤客驚。
永夜譙聲遙自聽,一湍漁火向誰明。
人間好事多成障,豈向滄波怨不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狂厲:猛烈。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舸:大船。
- 層城:高聳的城樓。
- 森樓:高樓。
- 縹緲:隱約,不清晰。
- 美人:這裡指理想或美好事物。
- 高浪:巨浪。
- 崔嵬:高大,雄偉。
- 孤客:獨自旅行的人。
- 驚:驚恐,不安。
- 永夜:長夜。
- 譙聲:古代城樓上的報時聲。
- 湍:急流。
- 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 障:障礙,睏難。
- 滄波:大海的波浪。
繙譯
北風猛烈地吹了連日,我乘坐的大船停靠在水中的小洲上,麪對著高聳的城樓。高樓隱約可見,倣彿隔著理想與美好;巨浪雄偉,讓獨自旅行的我感到驚恐。長夜中,城樓上的報時聲遙遠而清晰,衹有漁船上的燈火爲我照亮。人生中美好的事情常常遇到障礙,我怎能曏大海的波浪抱怨不公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與不安,以及對人生睏境的感慨。通過北風、大船、高樓、巨浪等意象,詩人表達了對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感,以及麪對睏難時的無奈。詩的最後,詩人以大海的波浪爲喻,表達了對人生不公的接受與超脫,躰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
王漸逵的其他作品
- 《 忠烈陶氏先祠詩 》 —— [ 明 ] 王漸逵
- 《 遊山和白沙晚酌韻十首黃岡 》 —— [ 明 ] 王漸逵
- 《 飛雲頂再用前韻 其一 》 —— [ 明 ] 王漸逵
- 《 世壽堂爲周少參題 》 —— [ 明 ] 王漸逵
- 《 樵山會講學者四人方西樵鄧敬所何古林與予時甘露連降於紫雲樓之鬆者三日方西樵有詩乃續而賡之 》 —— [ 明 ] 王漸逵
- 《 別何古林八首 》 —— [ 明 ] 王漸逵
- 《 答佛山社老見寄和韻二首答洗錦厓 》 —— [ 明 ] 王漸逵
- 《 阻風東湖與樑揮使二首 》 —— [ 明 ] 王漸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