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山會講學者四人方西樵鄧敬所何古林與予時甘露連降於紫雲樓之鬆者三日方西樵有詩乃續而賡之

大淵之歲,厥月惟玄。 泰風肇揚,於昭朗宣。 方叔元老,寔秉斯虔。 感我良朋,翕至後先。 於以共約,於樵之巔。 於以會之,於石之泉。 方叔敬德,沖和有融。 上帝監爾,精明幽通。 不蟲不瘁,先兆於鬆。 甘露溶溶,紫雲蔥蔥。 爰降爰注,於公之宮。 有孚我朋,類銀其從。 甘露連連,有盈三日。 既渥既足,維鬆維喬。 感我良朋,於焉逍遙。 甘露連連,有盈三日。 既渥既同,惟心惟一。 感我良朋,於焉麗澤。 同德之磋,如氣之和。 同德之涵,如露之甘。 君子之孚,君子之祉。 何以侑之,德音孔邇。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淵之歲:指深邃久遠的年代。
  • 厥月惟玄:那個月份是深邃的。
  • 泰風肇揚:和風開始吹拂。
  • 於昭朗宣:在光明中宣揚。
  • 方叔元老:方叔是尊稱,元老指資深的老人。
  • 寔秉斯虔:確實持有這種虔誠。
  • 感我良朋:感動了我的好朋友。
  • 翕至後先:相繼到來。
  • 於樵之巔:在樵山的頂峯。
  • 於石之泉:在石頭的泉水旁。
  • 方叔敬德:方叔尊敬德行。
  • 沖和有融:和諧融洽。
  • 上帝監爾:上帝在監視你。
  • 精明幽通:精明而深邃。
  • 不蟲不瘁:沒有蟲害,不枯萎。
  • 先兆於鬆:預兆出現在松樹上。
  • 甘露溶溶:甘露豐富。
  • 紫雲蔥蔥:紫雲茂盛。
  • 爰降爰注:於是降臨,於是注入。
  • 於公之宮:在公的宮殿。
  • 有孚我朋:有誠信的朋友。
  • 類銀其從:像銀一樣純潔。
  • 既渥既足:既豐富又充足。
  • 維鬆維喬:是松樹,是高大的樹。
  • 於焉逍遙:在這裏自由自在。
  • 既渥既同:既豐富又相同。
  • 惟心惟一:只有心,只有一。
  • 於焉麗澤:在這裏美麗的澤地。
  • 同德之磋:共同磨礪德行。
  • 如氣之和:像氣息一樣和諧。
  • 同德之涵:共同包含德行。
  • 如露之甘:像露水一樣甘甜。
  • 君子之孚:君子的誠信。
  • 君子之祉:君子的福祉。
  • 德音孔邇:德行的聲音很近。

翻譯

在那深邃久遠的年代,那個月份是深邃的。和風開始吹拂,在光明中宣揚。方叔,這位資深的老人,確實持有這種虔誠。感動了我的好朋友,他們相繼到來。我們在樵山的頂峯相約,在石頭的泉水旁相會。方叔尊敬德行,和諧融洽。上帝在監視你,精明而深邃。沒有蟲害,不枯萎,預兆出現在松樹上。甘露豐富,紫雲茂盛。於是降臨,於是注入,在公的宮殿。有誠信的朋友,像銀一樣純潔。甘露豐富,有盈三日。既豐富又充足,是松樹,是高大的樹。感動了我的好朋友,在這裏自由自在。甘露豐富,有盈三日。既豐富又相同,只有心,只有一。感動了我的好朋友,在這裏美麗的澤地。共同磨礪德行,像氣息一樣和諧。共同包含德行,像露水一樣甘甜。君子的誠信,君子的福祉。德行的聲音很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和諧、虔誠的聚會場景,通過自然現象如甘露和紫雲的降臨,象徵着德行的高尚和純潔。詩中反覆強調「感我良朋」,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德行修養的重視。通過對自然景象的讚美,詩人傳達了對美好品質的追求和對和諧社會的嚮往。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對道德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讚美。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