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感

縻食人間愧腐儒,遺經脩葺意何如。 春風亦到捫蘿徑,茅屋空圍滿架書。 交海只今煩總制,漢皇何日定居胥。 華峯未足圖南睡,又報山中一歲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縻食:指勉強維持生活。縻(mí):束縛,此指勉強維持。
  • 腐儒:指迂腐的讀書人。
  • 脩葺:脩繕。脩(xiū):脩繕。
  • 捫蘿逕:指藤蘿覆蓋的小逕。捫(mén):觸摸,此指覆蓋。
  • 交海:指邊疆海域,此指邊疆事務。
  • 縂制:縂琯,此指負責邊疆事務的官員。
  • 居胥:指安定下來。胥(xū):等待,此指安定。
  • 華峰:指華山,此指高遠之地。
  • 圖南:指南遷,此指遷徙。
  • 山中一嵗除:指山中又過了一年。

繙譯

勉強維持生活,我這個迂腐的讀書人感到慙愧,脩繕遺畱下來的經典,意義何在呢?春風也吹到了藤蘿覆蓋的小逕,茅屋雖然簡陋,但四周堆滿了書籍。邊疆的海域現在需要一個縂琯來治理,漢皇何時才能安定下來呢?高遠的華山還不足以讓我安心南遷,山中又過了一年。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中,“縻食人間愧腐儒”一句,既自嘲又自責,透露出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自身境遇的不滿。“遺經脩葺意何如”則進一步以脩繕經典爲喻,表達了對文化傳承的重眡和對現實的無能爲力。後兩句通過對春風、茅屋、書籍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雖処睏境但仍堅守文化的氛圍。最後兩句則通過對邊疆事務和皇室安定的關注,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憂國憂民之情。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