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闇然:默默地,不張揚。
- 敦古誼:恪守古人的道義。
- 訟者:打官司的人。
- 恧而逝:羞愧地離去。
- 淑問:美好的名聲。
- 弓旌:古代徵召賢士的信物,這裏指徵召。
- 麇至:羣集而至。
- 讎其身:出賣自己。
- 儈酤:買賣,這裏指從事低賤的職業。
- 自穢:自污,自貶。
- 矜名客:自誇名聲的人。
- 良非:實在不是。
- 終隱計:長久的隱居之計。
- 衆惡:衆多的惡行。
- 幾於道:接近於道。
- 老氏: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翻譯
從前有個叫王彥方的人,他默默地恪守着古人的道義。那些打官司的人本想得到公正的裁決,但看到王彥方的住處,便羞愧地離開了。他美好的名聲已經昭著,於是徵召他的信物羣集而至。然而有一天,他出賣了自己,從事低賤的職業來玷污自己。這時他才明白,那些自誇名聲的人,實在不是長久的隱居之計。衆多的惡行幾乎接近了道,我聽老子說過這樣的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王彥方的故事,揭示了名聲與道德之間的矛盾。王彥方最初以恪守古道、公正無私而聞名,但最終卻因追求名聲而墮落。詩中「矜名客,良非終隱計」一句,深刻指出了過分追求名聲的危害,暗示了真正的隱士應當超脫於世俗的名利之外。結尾引用老子的觀點,強調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惡行與道的背離,表達了對道德淪喪的憂慮和對真正隱士的嚮往。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贈別李孝甫太僕用張大司馬韻 》 —— [ 明 ] 王世貞
- 《 漢鐃歌十八曲朱鷺 》 —— [ 明 ] 王世貞
- 《 森檜堂歌 》 —— [ 明 ] 王世貞
- 《 吳君家黃山中即其地別號鳳源於是尤子求寫圖贈之而予系以詩 》 —— [ 明 ] 王世貞
- 《 徐嘉定量移離邑無美索贈 》 —— [ 明 ] 王世貞
- 《 訪吳登不值承見寄三絕句賦此爲答 》 —— [ 明 ] 王世貞
- 《 胡元瑞見贈之作推挹過甚聊此奉答兼識賞懷 》 —— [ 明 ] 王世貞
- 《 題襄王含春亭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