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懶朝:懶於上朝。
- 腐儒:迂腐的儒者,作者自謙之詞。
- 衰晚:晚年。
- 謬通籍:錯誤地進入官場,通籍指進入仕途。
- 息機:放棄世俗的紛擾,隱退。
- 錦水:指錦江,在四川成都。
- 淨朝暉:清晨的陽光清澈。
- 白沙翠竹:形容江村景色。
- 於今:到現在。
翻譯
嘆息人世間萬事皆非,我懶於上朝,真的與這世界格格不入。 作爲一個迂腐的儒者,晚年錯誤地進入官場,回首過往的風塵,我甘願放棄世俗的紛擾。 萬里秋風吹拂着錦江,千家萬戶的山郭在清晨的陽光下顯得格外清澈。 白沙與翠竹點綴的江村在暮色中,明年來此時,我是否還能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的厭倦和對隱退生活的嚮往。詩中,「懶朝真與世相違」直接抒發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疏離感,而「腐儒衰晚謬通籍」則是自嘲之詞,反映出作者對自己官場生涯的反思。後兩句描繪了秋風、錦水、山郭和朝暉,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暗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渴望。結尾的「來歲於今歸未歸」則流露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歸隱的深切期盼。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誨的其他作品
- 《 贈鄧總戎鎮貴陽 》 —— [ 明 ] 王弘誨
- 《 送盧思仁祠部抗疏歸田 》 —— [ 明 ] 王弘誨
- 《 元春祭祠堂因送時聞侄應貢之京 》 —— [ 明 ] 王弘誨
- 《 嬴惠庵十景詩爲鄧元宇將軍賦蓮峯映水 》 —— [ 明 ] 王弘誨
- 《 挽高前江揮使以勤事沒於海 》 —— [ 明 ] 王弘誨
- 《 桂樹 》 —— [ 明 ] 王弘誨
- 《 嬴惠庵十景詩爲鄧元宇將軍賦蓮峯映水 》 —— [ 明 ] 王弘誨
- 《 送李太清給諫抗疏斥還 》 —— [ 明 ] 王弘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