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萬州東山題壁

性癖時耽水與山,每逢佳巘一開顏。 巉巖忽上華封頂,汗漫兼尋泉石間。 地接弦觴寧爲賞,心閒魚鳥總相關。 爲憐緱嶺吹簫者,安得從之共往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性癖:性格上的偏好。
  • 佳巘(yǎn):美麗的山峯。
  • 巉巖:險峻的山岩。
  • 華封頂:華山之巔。
  • 汗漫:漫無邊際,這裏指隨意遊走。
  • 泉石:泉水和山石,指自然景緻。
  • 地接:地理位置接近。
  • 弦觴:絃樂和酒杯,指宴樂。
  • 魚鳥:魚和鳥,泛指自然界的生物。
  • 緱嶺:山名,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吹簫者:指仙人或隱士。

翻譯

我性格偏好山水,每當遇到美麗的山峯便心情愉悅。突然攀登至險峻的山岩,直上華山之巔,隨意遊走間又尋訪泉水和山石的美景。雖然地理位置接近宴樂之地,但並不因此而欣賞,心中所關心的是那些自在的魚和鳥。因爲憐愛那些在緱嶺吹簫的仙人或隱士,真希望能與他們一同往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性癖時耽水與山」直接點明瞭詩人對山水的熱愛,而「每逢佳巘一開顏」則生動描繪了詩人面對美景時的愉悅心情。後兩句通過對華山之巔和泉石間遊走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緻的深刻體驗和追求。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希望能與仙人或隱士共度時光,體現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自然和仙境的情懷。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