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行書禊詩後序卷
永和一敘筆神絕,遺刻居然走千古。興公文是擲地聲,安石詩爲碎金語。
羣賢爾時氣爭王,那應零落同塵土。絹素風神出豪鷙,柳家新樣疇能睹。
鋒距寧登由也堂,委蛇恥效邯鄲步。嗚呼開元以還骨格變,誠懸亦是書中虎。
不辭傾橐爲買將,欲傍墨池追定武。君不見魯男子矻矻可畏哉,自雲善學君之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和一敘:指東晉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等人在蘭亭擧行的詩酒集會,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即爲此會所作。
- 筆神絕:形容書法技藝高超,達到了神乎其技的境界。
- 興公文:指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因其字逸少,故稱興公。
- 擲地聲:形容文章或書法作品極佳,有如擲地有聲。
- 安石:指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 碎金語:比喻言辤精鍊,如同碎金一般珍貴。
- 群賢:指蘭亭集會中的衆多文人。
- 氣爭王:形容文人之間的才氣競爭,如同爭奪王者之位。
- 零落同塵土:比喻才華消逝,與塵土無異。
- 絹素:指書法作品所用的絹帛。
- 豪鷙:形容書法風格豪放有力。
- 柳家新樣:指柳公權的書法,柳公權是唐代著名書法家。
- 疇能睹:誰能見到。
- 鋒距:比喻書法的筆鋒和力度。
- 由也堂:指書法的高境界。
- 委蛇:形容書法流暢自然。
- 邯鄲步:比喻模倣他人而失去自我。
- 開元以還:指唐代開元年間以後。
- 骨格變:指書法風格的變革。
- 誠懸:指柳公權的字誠懸。
- 書中虎:比喻書法技藝高超,如同猛虎。
- 傾橐:傾盡囊中所有。
- 墨池:指書法家的硯台,比喻書法藝術。
- 定武:指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定武蘭亭序》。
- 魯男子:指王世貞自比,魯是他的籍貫。
- 矻矻:形容勤奮不懈。
- 善學君之祖:指王世貞自謙地說自己善於學習王羲之的書法。
繙譯
永和九年那次蘭亭集會,王羲之的書法達到了神乎其技的境界,他的遺作至今流傳千古。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如同擲地有聲,王安石的言辤則精鍊如碎金。
儅時聚集的文人各有千鞦,他們的才華如同爭奪王者之位,但現在他們的才華已消逝,與塵土無異。書法作品所用的絹帛上,柳公權的書法風格豪放有力,誰能見到柳家的新風格呢?
柳公權的書法筆鋒和力度,雖未達到書法的高境界,但其流暢自然,不屑於模倣他人。啊,自唐代開元年間以後,書法風格發生了變革,柳公權也是書法界的猛虎。
我不惜傾盡囊中所有,衹爲買下這些書法作品,想要靠近墨池,追隨王羲之的《定武蘭亭序》。你看,我這個魯男子勤奮不懈,自謙地說自己善於學習王羲之的書法。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王羲之和柳公權的書法藝術,通過對比兩位書法家的風格和影響,表達了作者對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展現了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和歷史傳承。同時,作者也表達了自己對書法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前人藝術的敬仰和學習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