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七陵:指明十三陵中的七座陵墓,位於北京西北郊。
- 佳氣:美好的氣象,指吉祥之氣。
- 鬱蔥:形容樹木茂盛,也比喻氣象旺盛。
- 睥睨:斜視,有傲慢、不屑之意。
- 寒烽:寒冷的烽火,指邊塞的烽火。
- 北極:指北方邊疆。
- 天門:比喻高大的門,這裏指居庸關的關口。
- 箭括:箭的末端,比喻狹窄的通道。
- 坤軸:地軸,比喻大地的中心。
- 建瓴:高屋建瓴,比喻居高臨下的形勢。
- 絕質:極高的品質或才能。
- 中策:中等策略,指不夠高明的計策。
- 犁庭:犁平庭院,比喻徹底摧毀敵人。
- 異才:非凡的才能。
- 青海帳:指邊疆的帳篷,比喻邊疆的軍事設施。
- 白登臺:古代地名,位於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歷史上曾是軍事要地。
翻譯
七陵之地,吉祥之氣鬱鬱蔥蔥,傲視着寒冷的烽火在北方邊疆燃起。 車輛穿過天門般的居庸關,如同箭矢穿過狹窄的通道;水流推動着大地中心,形成高屋建瓴的態勢。 書生雖然才智非凡,卻難以提出高明的策略;而大將卻有非凡的才能,能夠徹底摧毀敵人。 邊疆的馬匹不要輕易移動青海邊的帳篷,因爲漢家曾經在白登臺留下過深刻的記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居庸關的雄偉景象,通過對比書生與大將的不同才能,表達了作者對邊疆安全的關切。詩中「七陵佳氣鬱蔥哉」一句,既展現了明朝陵墓的莊嚴氣象,又暗含了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後文通過對居庸關地形的生動描繪,以及對書生與大將才能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國家邊防的深思熟慮。最後兩句則警示邊防不可輕忽,體現了作者對國家安全的深切憂慮。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九日風阻鄭家口 》 —— [ 明 ] 王世貞
- 《 橫江詞四首 》 —— [ 明 ] 王世貞
- 《 題李山風雪松杉圖卷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京山李右伯師孟五鼓餞予觀音巖作 》 —— [ 明 ] 王世貞
- 《 存沒口號十六首徐比部以言 》 —— [ 明 ] 王世貞
- 《 華周杞梁行 》 —— [ 明 ] 王世貞
- 《 十二絕句送敬美弟閩中學政 》 —— [ 明 ] 王世貞
- 《 濟川舟楫圖歌贈陳侍御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