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割肝救父疾:割下自己的肝臟來救治父親的疾病。
- 喪其身: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 捨身喂餓虎:捨棄自己的生命去餵養飢餓的老虎。
- 噬千人:吞噬了上千人。
- 怨親:怨恨與親近。
- 殊致:不同的目的或結果。
- 違道:違背道德或正道。
- 均:相同,一樣。
- 信其:相信其。
- 古聖賢:古代的聖人和賢人。
- 何敢論:怎麼敢評論。
翻譯
割下自己的肝臟來救治父親的疾病,父親康復了,但自己卻因此喪生。 捨棄自己的生命去餵養飢餓的老虎,老虎吃飽後卻吞噬了上千人。 怨恨與親近雖然目的不同,但違背正道恐怕是一樣的。 孝順的人相信自己的孝順,仁慈的人相信自己的仁慈。 古代的聖人和賢人這樣做,我又怎麼敢評論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兩個極端的例子——割肝救父和捨身喂虎,探討了孝與仁的極端表現及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詩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使出於孝或仁的動機,如果行爲違背了正道,其結果是否仍然值得讚揚?詩人表達了對這種極端行爲的疑慮,並謙虛地表示自己不敢對此進行評論,反映了對古代聖賢行爲的尊重與自我謙遜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