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張蒙溪大參過訪

青簟涼風長睡魔,遠傳旌節到山阿。 荒林影裏搖華佩,犬吠聲中隔互蘿。 時世即看搏鳳翮,野人空有飯牛歌。 巖花沼鷺應相訝,竹牗篷門少見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簟(diàn):青色的竹蓆。
  •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作爲信物。
  • 山阿:山的曲折処。
  • 互蘿:交錯的藤蘿。
  • 搏鳳翮(hé):比喻有志曏或才華的人。鳳翮,鳳凰的翅膀。
  • 飯牛歌:指隱士的歌,典出《莊子·外物》,講述隱士飯牛而歌的故事。
  • 沼鷺:池塘中的鷺鳥。
  • 竹牗(yǒu):竹制的窗戶。
  • 篷門:用篷草編制的門,指簡陋的門戶。

繙譯

青色的竹蓆上,涼風助長了我的睡意,遠遠地傳來使者的旌節,到達這山間的曲折処。 在荒涼的樹林影子裡,華麗的珮飾搖曳生姿,犬吠聲中,我穿過交錯的藤蘿。 看著時世的變遷,有志之士如同鳳凰展翅,而我這野人,空有隱士的飯牛歌。 巖邊的花和池塘中的鷺鳥應該會驚訝,因爲這竹窗和篷門很少有人來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在山中偶遇來訪的使者的情景。詩中,“青簟涼風”與“旌節到山阿”形成鮮明對比,一邊是隱士的清靜生活,一邊是外界的繁忙與權力。通過“荒林影裡”與“犬吠聲中”的描寫,展現了隱士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後兩句則表達了隱士對時世的看法,以及自己堅守隱逸生活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淡漠。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