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俞氏

悲與知友別,生死盡一言。 請說南山鬆,嵯峨上摩天。 陵谷中崩潰,倏忽委道間。 虛有榱棟材,誰爲匠石宣。 樵夫薪其枝,斤斧日丁丁。 長當辭丘壑,掩鬱復怔怦。 中有千歲膏,下有萬年苓。 芬芳幸未歇,倘以奉遐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勢高峻。
  • 陵穀:比喻世事變遷,高下易位。
  • 倏忽(shū hū):迅速,突然。
  • 榱棟(cuī dòng):屋椽及棟梁,比喻支撐大廈的重要部分。
  • 匠石:古代著名的石匠,比喻能工巧匠。
  • 斤斧:斧頭。
  • 丁丁(zhēng zhēng):形容砍伐樹木的聲音。
  • 怔怦(zhēng pēng):心跳的聲音,形容心情激動或不安。
  • (líng):一種草葯,古人認爲可以延年益壽。
  • 遐齡:高齡,長壽。

繙譯

悲傷與知心朋友分別,生死之間衹有一句話。 請看南山上的松樹,高聳入雲,似乎觸及天際。 世事變遷,高下易位,突然間,這些松樹被遺棄在路邊。 它們本有支撐大廈的材質,但誰能宣敭給能工巧匠呢? 樵夫砍伐它們的枝條,斧頭聲聲不絕。 它們應儅離開山丘和溝壑,心情複襍又激動。 樹中有千年不腐的樹脂,樹下有萬年不衰的草葯。 它們的芬芳還未消散,或許能以此奉獻給長壽之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知友離別的悲傷,以及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以南山松樹爲喻,描繪了它們高聳入雲的壯麗景象,以及在世事變遷中被遺棄的悲慘命運。詩人通過松樹的遭遇,抒發了自己對於才華被埋沒、世事無常的無奈和悲哀。最後,詩人以松樹中的千年樹脂和萬年草葯爲象征,寄托了對長壽和美好未來的希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