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果寺杏花下歌
君不見杏花東風得意時,曲江千枝萬枝雪。爭如阿蘭若邊一株樹,獨立亭亭媚春月。
欲言不言如有情,欲墮不墮態自生。輕盈乍怯霓裳舞,阿娜疑驚玉笛聲。
清尊綠酎催未已,翻遣窮愁醉中起。萬事玄都觀裏桃,一身安豐道傍李。
片片飛花點接䍦,牆陰覆井日平西。酣來一枕江南夢,莫遣流鶯恰恰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曲江:古代長安城南的一條河流,兩岸多植杏花。
- 阿蘭若(ā lán rě):彿教用語,指寂靜処或空閑処,這裡指寺廟。
- 亭亭:形容高聳直立的樣子。
- 媚:美麗動人。
- 霓裳舞:指仙女的舞蹈,這裡比喻杏花輕盈的姿態。
- 阿娜(ā nà):柔美的樣子。
- 玉笛聲:指美妙的音樂,這裡比喻杏花落下的聲音。
- 綠酎(lǜ zhòu):綠色的美酒。
- 玄都觀:唐代長安的一座道觀,劉禹錫有詩“玄都觀裡桃千樹”。
- 安豐:地名,在今安徽省。
- 接䍦(jiē lí):古代的一種帽子。
- 流鶯:指黃鶯,因其鳴聲婉轉動聽而得名。
繙譯
你看那杏花在春風中得意的時候,曲江兩岸千枝萬枝如雪般綻放。但這些都不如寺廟旁那一株杏樹,獨自挺立,美麗地映襯著春月。
它欲言又止,倣彿含情脈脈,欲落不落,姿態自然而生。輕盈得像是害怕霓裳舞的仙女,柔美得讓人懷疑是玉笛聲中飄出的。
清酒美酒催人醉,卻讓窮睏的憂愁在醉意中醒來。世間萬事如同玄都觀裡的桃花,一生如同安豐道旁的野李。
片片飛花點綴著帽子,牆隂覆蓋著井口,日已西斜。酣暢淋漓地做了一個江南的夢,不要讓流鶯的啼聲恰巧打破這夢境。
賞析
這首作品以杏花爲載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詩中“曲江千枝萬枝雪”與“阿蘭若邊一株樹”形成對比,突出了寺廟旁那一株杏花的獨特與高貴。後文通過杏花的輕盈、柔美,以及飛花點綴的景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結尾的“酣來一枕江南夢”則寄托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曏往,而“莫遣流鶯恰恰啼”則透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甯靜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