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項羽:秦末起義軍領袖,楚國貴族出身,後自立爲西楚霸王。
- 淮陰:指韓信,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因曾受封淮陰侯,故稱。
- 兵謀:軍事策略。
- 蒲山:指李密,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曾據蒲山。
- 盜道:指起義軍。
- 建德:指竇建德,隋末農民起義領袖,後建立夏國。
- 友諒:指陳友諒,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後建立漢國。
- 上流:指長江上游地區。
- 江南坼:江南分裂。
- 嬴與趙:指秦國與趙國。
- 攻瑕:攻擊弱點。
翻譯
項羽是千年的英雄,淮陰的韓信能敵萬人。 軍事策略歸於蒲山的李密,起義軍的道路推崇建德。 友諒佔據長江上游,勢力壓倒江南分裂。 有人臣服,有人借力,有人抵抗,有人相互扼制。 天意要看真英雄,人的智巧無不周全。 誰知秦與趙,攻擊弱點易成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軍事策略的回顧,展現了歷史的波瀾壯闊。詩中提到的項羽、韓信、李密、竇建德、陳友諒等,都是各自時代的傑出人物,他們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在詩中得到了體現。詩人通過對這些歷史人物的評價,表達了對英雄氣概和智謀的讚賞,同時也暗示了天命與人力在歷史進程中的相互作用。最後兩句「寧知嬴與趙,攻瑕易爲力」則是對歷史戰爭策略的精闢總結,強調了攻擊敵人弱點的重要性。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送徐僉事理閩中屯政 》 —— [ 明 ] 王世貞
- 《 嘉則長卿復以五言絕句二十首博和有如樂府者有如詠史者漫爲倚答當更許我事不許我情也仰山師雲神道則不無佛法 》 —— [ 明 ] 王世貞
- 《 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 —— [ 明 ] 王世貞
- 《 雲間徐生故同年少司寇公之少子也挾其藝應試南都乞餘詩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青州雜感十首 》 —— [ 明 ] 王世貞
- 《 懷吳明卿 》 —— [ 明 ] 王世貞
- 《 入秋無事案頭偶有紙筆隨意輒書如風掃華不倫不理故曰雜題 》 —— [ 明 ] 王世貞
- 《 得屠長卿慰辰玉悼亡六言六絕句和示辰玉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