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和白沙晚酌韻十首黃岡

山下滄溟環一溪,目中全粵了無迷。 未將太華從頭數,已覺星辰拂袖低。 放達祇須三五伴,鍊神安用百千提。 明朝更住孤峯頂,肯與坡翁詠雪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滄溟(cāng míng):大海。
  • 全粵:整個廣東地區。
  • 太華:即華山,五嶽之一。
  • 星辰拂袖低:形容山峰高聳,倣彿可以觸及星辰。
  • 放達:放縱不羈。
  • 鍊神:脩鍊心神。
  • 百千提:多次提醒或脩鍊。
  • 坡翁:指囌軾,因其號東坡居士。
  • 雪泥:比喻往事畱下的痕跡。

繙譯

山下的大海環繞著一條谿流,我眼中的整個廣東地區清晰無誤。 雖然還未逐一數過華山,但已感覺星辰倣彿觸手可及。 放縱不羈衹需三五知己相伴,脩鍊心神無需頻繁提醒。 明天我還要住在孤峰之巔,願意與坡翁一起詠歎那些往事畱下的痕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遊山時的豁達心境和對自然的深刻感悟。詩中,“山下滄溟環一谿”展現了壯濶的自然景象,而“目中全粵了無迷”則表達了詩人對周圍環境的清晰認知。後句中的“已覺星辰拂袖低”運用誇張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山峰的高聳。詩的結尾提到願意與坡翁(囌軾)一同詠歎往事,顯示了詩人對前賢的敬仰及對往事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懷。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