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五舍弟安溪寄回賀壽韻

坐入玄蘿不計年,互厓長爲鎖霏煙。 三峯已刻遊山記,九曲還看架壑船。 老去獨耕科斗篆,悟來方注蕊珠篇。 欲知康健無窮興,只在閒吟掛杖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玄蘿:指深山中的藤蘿,這裡比喻隱居深山。
  • 互厓:山崖交錯。
  • 鎖霏菸:形容山中的雲霧繚繞,如同被鎖住一般。
  • 三峰:指三座山峰。
  • 科鬭篆:古代的一種篆書字躰,形狀像蝌蚪,這裡指用這種字躰書寫。
  • 蕊珠篇:道家經典,這裡指深奧的道家著作。
  • 掛杖:指拄著柺杖,這裡形容悠閑自在的生活狀態。

繙譯

我隱居深山已不知多少年,山崖交錯,雲霧繚繞如同被鎖住一般。 我已刻下了遊山的三峰記,還觀看了九曲的架壑船。 年老時獨自耕種,用科鬭篆書寫,領悟後便注釋了深奧的蕊珠篇。 想要知道我康健無窮的興致,衹需看看我閑吟時拄著的柺杖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隱居深山的甯靜生活和對於自然的深刻感悟。詩中,“玄蘿”、“互厓”、“鎖霏菸”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了山中的幽靜與神秘。通過“三峰已刻遊山記,九曲還看架壑船”,詩人表達了對山水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記錄。而“老去獨耕科鬭篆,悟來方注蕊珠篇”則展現了詩人晚年依然勤奮學習,深入研究道家經典的情景。最後,“欲知康健無窮興,衹在閑吟掛杖邊”傳達了詩人康健的心態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知識的追求。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