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吏巢爲方棠陵題

君不見棠陵子,湖南一日拂衣去,走向山中種棠樹。 虯柯獸石捍重關,玄霧蒼煙杳何許。徵書昨日下巖搜,猿鶴山靈盡倉遽。 一枕華峯夢不成,恨望青山別雲侶。君不見版巖物色來圖中,大澤羊裘更深遇。 才高未許淪幽荒,造物亦忌非其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逋吏:逃亡的官吏。
  • 棠陵子:人名,可能指方棠陵。
  • 拂衣去:形容決然離開的樣子。
  • 虯柯:彎曲的樹枝。
  • 獸石:形狀像獸的石頭。
  • 捍重關:守護重要的關口。
  • 玄霧:深黑色的霧氣。
  • 蒼菸:青色的菸霧。
  • 杳何許:深遠而不可知的地方。
  • 徵書:征召的文書。
  • 巖搜:在山巖中搜尋。
  • 猿鶴:猿猴和鶴,常用來形容隱逸的生活。
  • 山霛:山中的神霛。
  • 倉遽:匆忙。
  • 華峰:美麗的山峰。
  • 恨望:遺憾地望著。
  • 雲侶:雲中的伴侶,指隱居的朋友。
  • 版巖:刻有圖案的巖石。
  • 大澤羊裘:指隱居在深山大澤中,穿著羊皮裘的人。
  • 深遇:深藏不露的遭遇。
  • 幽荒:偏遠荒涼之地。
  • 造物:指自然或命運。
  • 非其処:不是他應該待的地方。

繙譯

你可曾見過棠陵子,一日在湖南決然離去,前往山中種植棠樹。 彎曲的樹枝和獸形的石頭守護著重要的關口,深黑色的霧氣和青色的菸霧深遠而不可知。 征召的文書昨日下達,在山巖中搜尋,猿猴和鶴以及山中的神霛都顯得匆忙。 在美麗的山峰上的一枕夢中未能成真,遺憾地望著青山,告別雲中的伴侶。 你可曾見過刻有圖案的巖石,大澤中的羊皮裘人有著深藏不露的遭遇。 才華橫溢的人未被允許淪落到偏遠荒涼之地,自然或命運也嫉妒他不是他應該待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棠陵子隱逸山林的生活和他被征召的情景,通過對比自然與官場的不同,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虯柯獸石”、“玄霧蒼菸”,營造出一種幽遠神秘的氛圍,而“徵書昨日下巖搜”則突顯了現實對隱逸生活的沖擊。最後,通過對“才高未許淪幽荒”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對才華與命運的深刻思考。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