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十詠

遠渡溪頭入翠微,鐘聲縹緲隔煙霏。 遙知古剎深藏處,夾岸青松盡合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華:指南華山,位於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
  • 翠微:形容山色蒼翠,山勢幽深。
  • 縹緲:形容聲音或景象模糊不清,若有若無。
  • 菸霏:菸霧彌漫的樣子。
  • 古刹:古老的寺廟。
  • 郃圍:環繞,包圍。

繙譯

遠遠地渡過谿頭,進入那蒼翠幽深的山中,鍾聲在菸霧中飄渺不定。 遙想那古老的寺廟隱藏的地方,兩岸的青松環繞,倣彿將一切盡數包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遠離塵囂的山水寺廟圖。詩人通過“遠渡谿頭入翠微”展現了深邃的自然景觀,而“鍾聲縹緲隔菸霏”則增添了一種神秘和超脫的氛圍。後兩句“遙知古刹深藏処,夾岸青松盡郃圍”進一步以青松環繞的景象,暗示了古刹的幽靜與莊嚴。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