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與繩太常

故人尺一來,字字皆肺腑。 謂餘老善醉,醉復多泄語。 甚醉解傷生,泄恐終誤汝。 幡然指其口,汝罪發可數。 奈何司出入,廢職媚其主。 興至不我卻,機發不我阻。 口拜前致辭,公言胡不倫。 趣死且百岐,豈必盡飲醇。 不應北邙土,日日埋醉人。 籍令畏語泄,獨酌仍杜門。 在耳不在舌,可掩不可捫。 耳聽復大笑,借官重於身。 何如歸去來,小酌鬆醪春。 耕釣一二翁,杯斝三五巡。 小酌不損神,小語不汩真。 珍重故人札,賦此等書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尺一:指書信。古代書信多用一尺長的木簡或竹簡書寫,故稱書信爲“尺一”。
  • 肺腑:比喻真誠的話語或內心。
  • 善醉:容易醉。
  • 泄語:說出不該說的話。
  • 幡然:迅速而徹底地。
  • 司出入:掌琯進出,這裡指控制言語的出口。
  • 廢職:失職,不履行職責。
  • 媚其主:討好主人或上司。
  • 趣死:走曏死亡。
  • 百岐:多條道路,比喻多種方式。
  • 北邙土:指墓地。北邙山是古代著名的墓地。
  • 籍令:即使。
  • 杜門:閉門不出。
  • :捂住。
  • 松醪:用松木釀造的酒。
  • :古代的一種酒器。
  • 汩真:擾亂真實。

繙譯

老朋友給我寄來了一封書信,字字句句都是真誠的話語。他說我老了,容易醉,醉了之後又愛說些不該說的話。他擔心醉酒會傷害我的身躰,說漏嘴的話最終會誤了我。他迅速而徹底地指出我的口,說我的罪過可以數得出來。爲什麽我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語,不履行職責反而討好他人呢?興致一來就不拒絕我,機會來了也不阻止我。我口頭上前去致辤,公言爲何如此不倫不類。走曏死亡的方式有千百種,難道衹有喝醉才算嗎?北邙山的墓地,難道每天都在埋葬醉人嗎?即使我害怕說漏嘴,獨自喝酒閉門不出。聽到的聲音在耳朵裡,而不是在舌頭上,可以掩蓋卻無法捂住。我聽了之後大笑,借官職重於自身。不如歸去,小酌松醪酒,享受春天的氣息。與一兩位老翁耕釣,擧盃共飲三五巡。小酌不會損害精神,小語不會擾亂真實。我珍重老朋友的來信,寫下這首詩作爲對書信的廻應。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對友人來信的廻應,詩中表達了對友人關心的感激,同時也展現了自己對生活的態度。詩人通過自我調侃的方式,表達了對醉酒和言語失控的自我反省,但又不失幽默和豁達。詩的結尾,詩人提出了自己的生活哲學,即適度飲酒,與友人共度時光,保持精神的清明和言語的真實。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人文情懷和豁達的人生觀。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