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戚希仲
秋蘭秇深谷,春英冠芳圻。
當此摧掩日,是爾芬敷時。
明堂大布政,哲匠顜英規。
片言程金石,九有播令徽。
焉睹耦耕子,參往商不隨。
皇天誘衷素,飛帛江之湄。
方軌即周行,媚我以好姿。
嬿婉甫及縭,千秋遂爲期。
論心當論遠,結交須結晚。
遠心勝近面,晚交深繾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秇(yì):種植。
- 圻(qí):邊界。
- 芬敷:芬芳散佈。
- 明堂: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地方,這裏指朝廷。
- 顜(jiǎng):明確,規定。
- 九有:九州,指全中國。
- 令徽:美好的名聲。
- 耦耕:兩人並肩耕作,這裏指平凡的農夫。
- 參:參與。
- 商不隨:商議而不隨從。
- 誘:引導。
- 衷素:內心的真誠。
- 飛帛:傳遞書信。
- 方軌:並排的車軌,比喻並肩前進。
- 嬿婉:美好和諧。
- 縭(lí):古代女子出嫁時系的佩巾。
- 繾綣(qiǎn quǎn):情意深厚,纏綿。
翻譯
秋天的蘭花種植在深谷之中,春天的花朵冠絕芳香的邊界。在這被摧殘和掩藏的日子裏,正是你芬芳散佈的時候。
朝廷中大布政令,哲人規定了英明的規則。片言隻語如同金石般堅定,九州大地傳播着美好的名聲。
哪裏能看到並肩耕作的農夫,參與商議卻不隨從。皇天引導內心的真誠,書信飛傳至江邊。
並排的車軌就是我們的道路,以美好的姿態親近我。美好的和諧剛剛及至出嫁的佩巾,千秋萬代便成爲我們的約定。
論心應當論遠,結交必須結晚。遠心勝過近面,晚交情意深厚纏綿。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秋蘭、春英的描繪,寓意了在逆境中依然能夠綻放光彩的品質。詩中「明堂大布政」與「九有播令徽」展現了作者對朝廷政令和美好名聲的嚮往。後文通過「耦耕子」與「商不隨」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真誠與獨立思考的重視。結尾的「論心當論遠,結交須結晚」則是對深厚友情的讚美,強調了遠距離心靈相通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真誠、獨立與深厚友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