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林屋洞天不能竟有述
林屋第九天,中藏萬金庭。
北穿丈人峯,西達蛾眉陘。
垂滋結乳玉,穿㙧散空青。
㟏岈藏石門,噌吰吐神鉦。
是時秋始暮,積潦尚澄盈。
雖負褰裳勇,踝擊中不勝。
邇慚孺子託,遠愧靈威生。
誓欲偕青童,飆輪探窈冥。
千載靈文出,聖治冀可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林屋第九天:指林屋洞內的第九重天,道教中認爲洞天福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林屋洞天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 萬金庭:指洞內極爲珍貴的地方。
- 丈人峯:山峯名,此處指洞內的一個地名。
- 蛾眉陘:山谷名,此處指洞內的一個地名。
- 垂滋結乳玉:指洞內鐘乳石垂掛如玉。
- 穿㙧散空青:㙧(yǎn),指洞內的石縫;空青,指洞內的青色石壁。
- 㟏岈:山谷深邃貌。
- 石門:指洞內的石門。
- 噌吰:形容聲音洪亮。
- 神鉦:古代的一種樂器,此處比喻洞內的聲音。
- 秋始暮:秋天剛剛進入尾聲。
- 積潦:積水。
- 褰裳:提起衣裳。
- 踝擊:腳踝相撞,形容行走困難。
- 孺子託:指孺子可教,此處表示自謙。
- 靈威生:指有靈威的生物,此處可能指洞內的神仙或靈物。
- 青童:指年輕的道士。
- 飆輪:指快速旋轉的車輪,比喻快速行進。
- 窈冥:深遠幽暗。
- 靈文:指道教的經文。
- 聖治:指理想的治理狀態。
- 冀可徵:希望可以實現。
翻譯
林屋洞天是道教的第九重天,洞內藏有珍貴無比的萬金庭。向北穿過丈人峯,向西可達蛾眉陘。洞內鐘乳石如玉垂掛,石縫間散佈着青色的石壁。深邃的山谷中藏着石門,洪亮的聲音如同神鉦在響。此時已是秋末,積水依然清澈。雖然我有提起衣裳的勇氣,但腳踝相撞,行走困難。近來我自謙如孺子可教,遠望則愧對那些有靈威的生物。我發誓要與年輕的道士一起,乘坐快速旋轉的車輪探索那深遠幽暗之地。千載難逢的靈文一旦出現,理想的治理狀態就有望實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林屋洞天的神祕與壯觀,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洞內的奇景和作者的嚮往之情。詩中「垂滋結乳玉」、「穿㙧散空青」等句,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觀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結尾處表達了對道教經文的期待和對理想治理狀態的嚮往,體現了作者對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對社會的美好願景。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風寒濟南道中兀坐肩輿不能開卷因即事戲作俳體六言解悶數之政得三十首當喚白家老婢讀之耳 》 —— [ 明 ] 王世貞
- 《 寄贈大名魏侍御 》 —— [ 明 ] 王世貞
- 《 題帝王禮僧圗 》 —— [ 明 ] 王世貞
- 《 予分部吳興日圓上人住弁山了不相聞既遷晉臬歸裏請告未遂上人忽錫杖肩笠以一詩見投且致郡人之思談禪竟日倏爾 》 —— [ 明 ] 王世貞
- 《 吳比部範太史邀遊峴山二章 》 —— [ 明 ] 王世貞
- 《 送張虞部伯啓左遷常州別駕 》 —— [ 明 ] 王世貞
- 《 題文待詔玄墓四景 》 —— [ 明 ] 王世貞
- 《 漢郊祀歌二十首練時日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