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菜爲周郎中賦

· 王洪
生平常誦伐檀吟,獨愛春畦紫翠深。 隨處烹羊與炰鱉,醉歸還此對彈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伐檀吟:指《詩經·魏風·伐檀》,其中描繪了勞動者在河邊伐木的情景。
  • 春畦:春天的田地。
  • 紫翠:形容春天田野的色彩,紫指花,翠指綠葉。
  • 烹羊:煮羊肉。
  • 炰鱉:烤鱉,一種烹飪方式。
  • 彈琴:彈奏古琴,一種古代樂器。

繙譯

我平時常誦讀《詩經》中的《伐檀》,特別喜愛春天田野裡那深邃的紫翠色彩。 無論在哪裡,我都會烹煮羊肉和烤鱉,醉酒後歸來,還會坐在這裡彈奏古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曏往。通過引用《詩經》中的《伐檀》,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簡樸生活的曏往。詩中“烹羊與炰鱉”和“對彈琴”的描繪,展現了詩人享受生活、追求心霛自由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王洪

明浙江錢塘人,字希範,號毅齋。少年時才思穎發,洪武二十九年成進士,年僅十八。永樂初入翰林爲檢討,與修《大典》。帝頒佛曲於塞外,逡巡不應詔爲文,受排擠,不復進用。與當時王稱、王恭、王褒稱詞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