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月波橋而東望梵音閣
飛橋掛西嶺,遙與中弇通。
明月組文波,萬穎射鮫宮。
諸峯一十二,獻巧爭爲雄。
奮肩若飢猊,垂首如渴虹。
憔悴欲沈湘,飄颻獨凌風。
仰盼雲間質,梵語錯青紅。
一柱錦突兀,孤峯玉玲瓏。
雖疲子猷接,未悲阮徑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橋:指高懸的橋樑。
- 中弇:地名,此處指橋樑所通往的地方。
- 明月組文波:形容月光照在波紋上,形成美麗的圖案。
- 萬穎射鮫宮:穎,尖端;鮫宮,傳說中海中的宮殿。這裏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如同無數尖端射向海底的宮殿。
- 諸峯一十二:指周圍的山峯共有十二座。
- 飢猊:飢餓的獅子,形容山峯的形狀。
- 渴虹:乾渴的彩虹,形容山峯的姿態。
- 沈湘:沉入湘水,比喻山峯的險峻。
- 飄颻:飄動搖曳的樣子。
- 雲間質:雲中的物體,指山峯。
- 梵語錯青紅:梵語,指佛教的經文或咒語;錯,交錯。這裏形容山峯上的色彩斑斕,如同梵語中的字句交錯。
- 一柱錦突兀:一柱,指山峯;錦,形容色彩斑斕;突兀,高聳突出。
- 孤峯玉玲瓏:孤峯,單獨的山峯;玉玲瓏,形容山峯精緻美麗。
- 子猷接:子猷,人名,此處指與山峯的接觸。
- 阮徑窮:阮,人名;徑,小路;窮,盡頭。這裏指山路的盡頭。
翻譯
高懸的橋樑掛在西嶺上,遠遠地與中弇相通。 月光照在波紋上,形成美麗的圖案,無數尖端的光芒射向海底的宮殿。 周圍共有十二座山峯,它們爭相展示自己的巧妙之處,努力成爲最雄偉的。 山峯奮起肩膀,如同飢餓的獅子,垂下頭來,像乾渴的彩虹。 它們險峻得彷彿要沉入湘水,飄動搖曳,獨自凌風。 仰望雲中的山峯,色彩斑斕,如同梵語中的字句交錯。 一座山峯色彩斑斕,高聳突出,另一座孤峯精緻美麗,如同玉石。 雖然與山峯的接觸讓人感到疲憊,但並未讓人感到悲傷,因爲山路並未走到盡頭。
賞析
這首作品以生動的意象和豐富的比喻描繪了月波橋東望梵音閣的壯麗景色。通過「飛橋」、「明月」、「萬穎」等詞語,構建了一個月光照耀下的夢幻般的世界。山峯被賦予了生命和情感,通過「飢猊」、「渴虹」等形象,展現了它們的雄偉與險峻。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歎和嚮往。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初春同俞仲蔚及舍弟敬美登馬鞍山得四首以山高月小爲韻 》 —— [ 明 ] 王世貞
- 《 將赴留都司馬出門作凡四章 》 —— [ 明 ] 王世貞
- 《 健人峯 》 —— [ 明 ] 王世貞
- 《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湘妃竹 》 —— [ 明 ] 王世貞
- 《 仲春二十日後梅花始盛偶成四絕 》 —— [ 明 ] 王世貞
- 《 贈名醫盛老 》 —— [ 明 ] 王世貞
- 《 送虛白上人主竹塘寺 》 —— [ 明 ] 王世貞
- 《 大宗伯董丈用均用前押韻三章見貽惜別陳懷徵之夢寐至雲遙想六橋冠蓋集知無一日酒杯閒又云水國共憐門似水山神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