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弇山園
惟古弇州西,國以君子稱。
其人皆胡耆,少者亦籛鏗。
中有五色鳥,仰吭向天鳴。
金母餞周滿,琬琰鐫令名。
海上吐三山,儼若芙蓉城。
雲根秀特出,風巖類削成。
遊者詫天工,焉知人所營。
轉徙一畝宮,其寬不容肱。
徇情豈不怡,餘適乃忘情。
長生豈不佳,餘學在無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弇州(yǎn zhōu):古代地名,此處指代某個地方。
- 胡耆(hú qí):年老的人。
- 籛鏗(jiǎn kēng):古代傳說中的長壽人物。
- 金母:指西王母,古代神話中的女神。
- 琬琰(wǎn yǎn):美玉,此處指美好的名聲。
- 鐫(juān):刻,銘記。
- 三山:指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雲根:山石。
- 風巖:風化的岩石。
- 一畝宮:形容地方狹小。
- 肱(gōng):手臂。
- 徇情(xùn qíng):遷就情感。
- 無生:佛教術語,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翻譯
在古老的弇州西邊,這個地方以君子著稱。那裏的人都是年長的智者,年輕人也像籛鏗一樣長壽。其中有五彩斑斕的鳥,仰頭向天鳴叫。西王母爲周滿餞行,用美玉刻下他的美名。海上有三座仙山聳立,宛如芙蓉城一般。山石秀麗突出,風化的岩石如同削成。遊客驚歎於天工,卻不知這是人爲營造。遷移到一畝大的宮殿,空間狹小到連手臂都伸展不開。遷就情感難道不愉快嗎?我卻在忘卻情感中找到了舒適。長生難道不好嗎?我的學問在於超越生死的無生之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古老而神祕的地方——弇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神話元素,展現了其獨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觀。詩中,「五色鳥」、「金母」、「三山」等形象,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世界,而「一畝宮」的狹小與「無生」的哲學思考,則反映了詩人對於物質與精神世界的深刻反思。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