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率然洞入小云門望山頂卻與藏經閣背隔水相喚
迤邐山深洞,盤石不盈步。
欲幡藏中言,於茲可喚渡。
閣影施崚嶒,諸峯借丹雘。
回屐探薜門,介然見雲路。
陽崖納綺照,陰壑含冰冱。
枝樛幄成結,澗古藤堪度。
拊石何泠泠,爽然若韶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迤邐(yǐ lǐ):曲折連綿。
- 盤石:大石頭。
- 幡藏:隱藏的旗幟,比喻深藏的智慧或言語。
- 施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峯高聳、險峻。
- 丹雘(dān huò):紅色的顏料,這裏指山峯的紅色。
- 薜門:薜荔的門,薜荔是一種植物。
- 冰冱(hù):冰凍。
- 樛幄(jiū wò):彎曲的樹枝像帳篷一樣。
- 泠泠(líng líng):清澈、清涼的樣子。
- 韶護:古代傳說中的樂曲,這裏比喻美妙的聲音。
翻譯
曲折連綿的山脈深處,有一洞穴,洞口的大石頭不足一步之遙。 想要尋找隱藏的智慧之言,在這裏可以呼喚渡船。 藏經閣的影子顯得高聳險峻,周圍的山峯藉着紅色的顏料顯得更加鮮豔。 回望山徑,探索薜荔之門,突然間看到了通往雲端的路。 陽光照耀的山崖絢麗多彩,而陰暗的壑谷中卻蘊含着冰凍的寒意。 彎曲的樹枝像帳篷一樣交織在一起,古老的藤蔓足以讓人穿越。 觸摸石頭,感受到清涼的水聲,彷彿聽到了傳說中的樂曲,令人心曠神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深山中的景緻,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山洞、藏經閣、山峯等自然元素的神祕與壯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幡藏中言」、「閣影施崚嶒」等,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感受和對隱藏智慧的嚮往。同時,詩中的「陽崖納綺照,陰壑含冰冱」等句,巧妙地對比了山中的明暗、冷暖,增強了詩歌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讀來令人彷彿置身於那幽靜而又神祕的山林之中。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世贞旧尝供奉三教圣容朝夕叅礼近慕锺吕七真之事方拟募工图写而信阳王太史忽以元人名迹见遗精彩焕发惊感之余聊成短述以谢 》 —— [ 明 ] 王世貞
- 《 冬夜獨步 》 —— [ 明 ] 王世貞
- 《 存沒口號十六首徐比部以言 》 —— [ 明 ] 王世貞
- 《 寒食於官舍私薦感痛有述 》 —— [ 明 ] 王世貞
- 《 甘草子 其二 四時 》 —— [ 明 ] 王世貞
- 《 過龍泉觀冒雨行即景 》 —— [ 明 ] 王世貞
- 《 送長谷徐先生赴羅仙翁約煉藥玉陽山房 》 —— [ 明 ] 王世貞
- 《 重紀五子篇汪司馬道昆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