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韓文有作柬時彥

· 王洪
李杜於文章,兩雄力相鬥。 彌天振長策,萬物因奔驟。 毫芒人間者,白日燭宇宙。 公乎起紹之,來自帝左右。 被髮騎麒麟,龍鸞蔚先後。 捫天挾雲漢,赤手攬星宿。 披援蒼龍角,簸弄丹鳳噣。 翻身跨長鯨,撇捩牙與脰。 神關劃靈籥,鬼窞斸玄窬。 遂初邈無端,高步騁遐覯。 陰陽囿象類,戢戢相輻輳。 無鉅細美惡,形色聲與臭。 隨其所喜怒,齒頰恣凌詬。 帝欲昌斯文,故使起且僕。 一飯告屢罄,五薦僅乃售。 間關陽山邑,巖壑尹猿狖。 歸遷法曹掾,瘴氣猶滿袖。 洞庭浩漫天,獰飆振坤厚。 孤舟拂蛟吻,幾葬危乃救。 勤逾三十載,僅有尺寸就。 白髮冠進賢,朱芾映華綬。 棲遲數畝宅,垂戒及童幼。 艱難志仍卓,宦達道愈富。 揮毫颺昌言,爲世拔稂莠。 蹴之八荒外,一刷千古垢。 燭龍出海底,九域煥清畫。 橫空障狂瀾,萬派盡東走。 衡云爲之豁,突兀出衆岫。 怪蟲畏雷霆,竭壑移卵鷇。 豈徒文倔奇,正直天所佑。 予嗟生孔晚,昧伏愧舛謬。 平生幸遺文,矧此獲奇授。 河圖與珠球,爛熳在戶牖。 況茲際昭代,雅頌日宣奏。 衆賢騁高䠱,濟美行見又。 作詩持似君,幸砭予謏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彌天振長策:彌天,意爲遍佈天空;振長策,揮動長鞭,比喻文章影響深遠。
  • 被髮騎麒麟:被髮,披散頭髮;騎麒麟,騎着神獸,形容超凡脫俗。
  • 捫天挾雲漢:捫天,觸摸天空;挾雲漢,挾持銀河,形容志向高遠。
  • 簸弄丹鳳噣:簸弄,玩弄;丹鳳噣,鳳凰的嘴,比喻珍貴之物。
  • 撇捩牙與脰:撇捩,急速轉動;牙與脰,牙齒和脖子,形容動作迅猛。
  • 鬼窞斸玄窬:鬼窞,深淵;斸玄窬,挖掘深洞,比喻深入探索。
  • 戢戢相輻輳:戢戢,聚集的樣子;輻輳,車輪輻條集中於軸心,比喻事物集中。
  • 齒頰恣凌詬:齒頰,嘴巴;恣凌詬,隨意辱罵,形容言辭激烈。
  • 一飯告屢罄:一飯,一頓飯;告屢罄,多次告罄,形容生活困頓。
  • 五薦僅乃售:五薦,多次推薦;僅乃售,才得以售出,形容艱難。
  • 瘴氣猶滿袖:瘴氣,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爲是瘴癘的病源;滿袖,形容深受其害。
  • 獰飆振坤厚:獰飆,狂風;振坤厚,震動大地,形容風力巨大。
  • 孤舟拂蛟吻:拂蛟吻,擦過蛟龍的嘴,形容危險至極。
  • 勤逾三十載:勤逾,勤奮超過;三十載,三十年,形容長期努力。
  • 揮毫颺昌言:揮毫,揮筆;颺昌言,傳播正直的言論。
  • 蹴之八荒外:蹴之,踢開;八荒外,極遠的地方,形容影響廣泛。
  • 燭龍出海底:燭龍,神話中的龍,能照亮黑暗;出海底,從海底出現,形容帶來光明。
  • 橫空障狂瀾:橫空,橫亙天空;障狂瀾,阻擋狂潮,比喻阻止混亂。
  • 怪蟲畏雷霆:怪蟲,奇特的蟲子;畏雷霆,害怕雷電,形容威懾力。
  • 竭壑移卵鷇:竭壑,乾涸的溝壑;移卵鷇,移動鳥蛋,形容艱難。
  • 文倔奇:文,文章;倔奇,奇特,形容文章風格獨特。
  • 正直天所佑:正直,公正誠實;天所佑,天意保佑,形容得到天助。
  • 昧伏愧舛謬:昧伏,愚昧無知;愧舛謬,對錯誤感到羞愧,形容自我反省。
  • 爛熳在戶牖:爛熳,燦爛;在戶牖,在家中,形容家中充滿光彩。
  • 雅頌日宣奏:雅頌,古代詩歌的兩種體裁;日宣奏,每天都在宣揚,形容文化繁榮。
  • 濟美行見又:濟美,成就美好;行見又,即將實現,形容前景光明。

翻譯

李杜的文章如同兩位雄獅在天空下激烈爭鬥,他們的影響力遍佈天空,萬物因此而奔騰。他們的文字如同白日一般照亮了宇宙。您從天帝身邊降臨,披散着頭髮騎着麒麟,龍和鳳凰在您前後飛舞。您伸手觸摸天空,挾持銀河,赤手捉拿星宿。您玩弄着鳳凰的嘴,急速轉動着牙齒和脖子。您穿越神關,深入深淵挖掘深洞。您無端地高遠行走,迅速地達到遠方的景色。陰陽的象徵和類別聚集在一起,無論大小美醜,形色聲臭,都隨着您的喜怒而隨意表達。天帝想要昌盛這種文化,所以使您經歷起伏。一頓飯都難以維持,多次推薦才得以售出。您在陽山邑歷經艱難,瘴氣仍滿袖。洞庭湖的浩瀚如同天空,狂風震動大地。孤舟幾乎觸及蛟龍的嘴,幾乎葬身其中才得以獲救。三十多年的勤奮,纔有了一些成就。白髮戴着進賢冠,朱芾映着華綬。您在數畝宅中棲息,垂戒給童幼。艱難中您的志向依然堅定,官達後您的道德更加豐富。您揮筆傳播正直的言論,爲世界拔除稂莠。將它們踢到八荒之外,一刷千古的污垢。燭龍從海底出現,九域煥然一新。您橫空阻擋狂瀾,萬派向東流去。衡雲因此豁然開朗,突兀地出現在衆岫之上。奇特的蟲子害怕雷霆,乾涸的溝壑中移動鳥蛋。您的文章不僅奇特,而且正直,得到天意的保佑。我感嘆自己生得晚,對愚昧和錯誤感到羞愧。我一生有幸得到您的遺文,現在又獲得了奇授。河圖和珠球在家中燦爛,正值這個昭代,雅頌每天都在宣揚。衆多賢人競相展示才華,美好即將實現。我寫這首詩送給您,希望您能砭正我的淺陋。

賞析

這首詩是對韓文的讚美和自我反省的表達。詩人通過對韓文的描述,展現了其文章的深遠影響和超凡脫俗的氣質。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被髮騎麒麟」、「捫天挾雲漢」等,形象地描繪了韓文的非凡才華和崇高地位。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韓文的敬仰和對自身不足的反思,希望通過學習韓文來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和道德境界。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文學和道德的追求。

王洪

明浙江錢塘人,字希範,號毅齋。少年時才思穎發,洪武二十九年成進士,年僅十八。永樂初入翰林爲檢討,與修《大典》。帝頒佛曲於塞外,逡巡不應詔爲文,受排擠,不復進用。與當時王稱、王恭、王褒稱詞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