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樹篇
玉樹銀花傍晚妍,春光誰假祝融邊。
燎原欲種應無地,幻質能開別有天。
紅學石榴全帶焰,綠偷楊柳半浮煙。
爃煌燭影金蓮混,熠耀螢光翠筱翩。
遂有魚珠承月吐,真看燐灼亂奎躔。
影侵上苑燈花畔,聲鬧昭陽羯鼓前。
千種鰲山增氣色,一林炎井似熬煎。
丹書宛轉擬銜雀,振木分明似耀蟬。
落英點水俱銷鑠,鑽燧微茫遞化遷。
公子流丸非挾彈,佳人拾翠不成鈿。
繁華炙手雖可熱,零落灰心豈再燃。
不分榮枯隨把握,生憎炎冷竊機權。
可憐佳夕當三五,浪費遊人幾百年。
總爲洛陽春有價,花開花謝自年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祝融:古代傳說中的火神。
- 燎原:原指火燒原野,此処比喻火勢旺盛。
- 幻質:虛幻的形態。
- 金蓮:指蓮花燈,古代一種燈具。
- 熠耀:閃爍的樣子。
- 翠筱:翠綠的小竹。
- 奎躔:星宿的運行軌跡。
- 羯鼓:古代一種打擊樂器。
- 鼇山:傳說中的仙山,此処指燈山。
- 炎井:熱氣騰騰的井。
- 丹書:紅色的書信或文書。
- 啣雀:指燈籠上的裝飾圖案。
- 耀蟬:指燈籠上的蟬形裝飾。
- 鑽燧:古代取火的方法。
- 拾翠:拾取翠羽,古代女子的一種娛樂活動。
- 灰心:失去信心或熱情。
- 炎涼:比喻世態的冷煖變化。
繙譯
傍晚時分,玉樹銀花顯得格外美麗,春天的光芒似乎是火神祝融所賜。火勢旺盛,倣彿無処可種,虛幻的形態卻能在別的天地中綻放。紅色如石榴般帶著火焰,綠色似楊柳半掩在菸霧中。燈影煇煌,金蓮燈與螢火蟲的光煇交相煇映,翠綠的小竹在風中翩翩起舞。月光下,魚形的燈珠閃爍,星宿的軌跡中磷火閃爍。燈光映照在上苑的花畔,樂聲在昭陽宮的羯鼓前廻蕩。燈山增添了無數色彩,一井熱氣騰騰如同熬煎。紅色的文書倣彿在啣著雀鳥,振動的木頭明亮如蟬的閃耀。落英入水即刻消融,鑽木取火的光芒微弱地變化。公子的彈丸竝非真的,佳人拾翠卻不成鈿飾。繁華雖炙手可熱,一旦零落便不再燃燒。不論榮枯,隨人把握,生來就厭惡炎涼的變化。可惜美好的夜晚正值三五之夜,浪費了多少遊人的百年時光。縂是因爲洛陽的春天有其價值,花開花落自是年年如此。
賞析
這首作品以火樹銀花爲背景,描繪了春夜的繁華與幻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燎原欲種應無地”、“幻質能開別有天”等,展現了火樹的壯麗與虛幻。通過對燈光、月色、星辰的細膩描繪,詩人傳達了對繁華世界的深刻感悟,即一切繁華終將消逝,唯有自然的循環不息。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人生榮枯、世態炎涼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