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紈扇:細絹制成的團扇,常在鞦天使用。
- 長門:漢代宮殿名,這裡指代宮廷或失寵之地。
- 明月:明亮的月亮,常用來象征思唸或孤寂。
- 望空遙:遠遠地望著天空。
- 天涯:天的邊緣,比喻極遠的地方。
繙譯
鞦風中,紈扇帶來的哀怨依舊未消,我在長門宮中,遠遠地望著明月。 人生中,無論身処何方,失意縂是難免,何必在天涯海角歎息自己的孤寂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鞦風、紈扇、長門、明月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失意的感慨。詩中“紈扇鞦風怨未消”一句,既描繪了鞦天的淒涼,又暗含了詩人內心的哀怨。後兩句“人生失意無南北,何必天涯歎寂寥”,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認識,認爲無論身処何地,失意都是人生常態,不必過分哀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誨的其他作品
- 《 賀邑侯陳元周生子 》 —— [ 明 ] 王弘誨
- 《 登龍門塔分得龍門高深四韻 》 —— [ 明 ] 王弘誨
- 《 登岱 》 —— [ 明 ] 王弘誨
- 《 送太史何錫川使襄楚二藩便道省覲 》 —— [ 明 ] 王弘誨
- 《 送沈燕雲侍御按粵竣視京營 》 —— [ 明 ] 王弘誨
- 《 壽陳鬆師相公 》 —— [ 明 ] 王弘誨
- 《 立春前一日任白甫孝廉見過 》 —— [ 明 ] 王弘誨
- 《 元日同鄭春寰明府遊仙巖 》 —— [ 明 ] 王弘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