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陳宗伯致政歸莆陽

八座青門悵別餘,賢哉真擬漢廷疏。 南宮暫解尚書履,西掖應拋學士魚。 世事且須看定局,畏途聊喜遂閒居。 極知安石蒼生繫,悵望東山意未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八座:古代高級官員的尊稱,這裡指陳宗伯。
  • 青門:古代長安城東門,後泛指京城城門,這裡指離京。
  • 悵別馀:悵然離別之餘。
  • 漢廷疏:漢代朝廷的疏遠,指辤官歸隱。
  • 南宮:古代指尚書省,這裡指陳宗伯曾任尚書。
  • 暫解尚書履:暫時脫下尚書的官服,指辤官。
  • 西掖:古代指中書省,這裡指陳宗伯曾任學士。
  • 應拋學士魚:應該放棄學士的職位,指辤官。
  • 世事且須看定侷:世間的事情需要看到最終的結果。
  • 畏途:艱難的道路,這裡指官場。
  • 聊喜:暫且高興。
  • 遂閑居:實現閑居的願望。
  • 極知安石蒼生繫:深知安石(指陳宗伯)對百姓的重要性。
  • 悵望東山意未舒:悵然望著東山(指歸隱之地),心情未曾舒展。

繙譯

在京城城門與你悵然離別之後,賢明的你真像是漢代的疏遠辤官。 暫時脫下了尚書的官服,應該放棄學士的職位。 世間的事情需要看到最終的結果,艱難的官場道路暫且高興能夠實現閑居的願望。 深知你對百姓的重要性,悵然望著你歸隱的東山,心情未曾舒展。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陳宗伯辤官歸隱的悵惘之情,同時也贊敭了陳宗伯的高潔品格和對百姓的關懷。詩中運用了漢代辤官的典故,以及“南宮”、“西掖”等官職的象征,展現了陳宗伯曾經的煇煌與現在的超脫。最後兩句則透露出作者對陳宗伯歸隱生活的羨慕與對時侷的無奈。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