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寫懷二首

近時鄉里喜相陪,約社佔農日往來。 兩月看山逢酒熟,幾年栽樹見花開。 每緣芳草多扶杖,爲愛東風小築臺。 忽憶樾森樓外徑,久無車馬散蒼苔。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約社佔農:約定在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進行農事活動。
  • 兩月看山逢酒熟:兩個月間觀賞山景,恰逢酒釀成熟。
  • 樾森樓:樓名,可能指一處幽靜的樓閣。
  • 車馬散蒼苔:車馬不再經過,蒼苔遍佈,形容人跡罕至。

翻譯

近來,我喜歡與同鄉的友人相聚,約定在社日一同參與農事,日日往來。兩個月間,我欣賞着山中美景,恰逢自釀的美酒成熟;幾年前栽下的樹,如今已見花開。我常因芳草的香氣而拄杖漫步,爲了不錯過東風的溫柔,特意築起一座小臺。忽然間,我想起了樾森樓外那條小徑,已經很久沒有車馬經過,蒼苔遍佈,顯得格外幽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春日裏的田園生活,通過「約社佔農」、「看山逢酒熟」、「栽樹見花開」等細節,展現了與鄉里友人的親密交往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詩中「每緣芳草多扶杖,爲愛東風小築臺」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享受,而結尾的「忽憶樾森樓外徑,久無車馬散蒼苔」則透露出一絲對往昔繁華的懷念和對現今寧靜生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恬淡,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和對自然景物的深情。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