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錢地官北行

粵秀空臺方對榻,羅浮真境未同居。 石樓蓬閣虛雲館,色鳥星鬆望使車。 寓目慣看翻海颶,捲簾初見駕山魚。 歸來領取窮荒意,金馬門前好上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粵秀:指廣州的粵秀山。
  • 空臺:指空無一人的高臺。
  • :古代的一種坐臥用具。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
  • 真境:指仙境或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石樓:指山中的石制樓閣。
  • 蓬閣:指隱居或仙人所居的樓閣。
  • 虛雲館:形容樓閣高聳入雲,空曠無人。
  • 色鳥星鬆:形容景色美麗,鳥語花香,星光璀璨,松樹挺拔。
  • 使車:使者的車輛。
  • 寓目:觀看,注視。
  • 翻海颶:形容海上的颶風,比喻風浪巨大。
  • 駕山魚:指山中的魚,比喻罕見或神奇的事物。
  • 窮荒意:指對邊遠荒涼之地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 金馬門:指朝廷的門,比喻朝廷或官府。
  • 上書:指向朝廷或官府提交建議或意見。

翻譯

在粵秀山的空臺旁,我們曾相對而坐,而羅浮山的仙境我們卻未曾一同居住。山中的石樓和蓬閣高聳入雲,空曠無人,我們遙望着使者的車輛,景色美麗,鳥語花香,星光璀璨,松樹挺拔。習慣了觀看海上的颶風,捲起簾子初次見到山中的奇魚。歸來後,我深刻理解了邊遠荒涼之地的意義,準備好向朝廷提交我的建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錢地官在粵秀山和羅浮山的經歷,通過對比空曠的石樓與繁華的使車,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詩中「翻海颶」與「駕山魚」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奇觀的驚歎。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邊遠地區的深刻理解,並準備向朝廷提出自己的見解,顯示了其積極向上的政治抱負。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